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约有8%的人患有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被医学界称为“静悄悄的流行病”,之所以说它“静悄悄”,是因为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隐匿性病变,有骨痛症状者不足60%,很容易被忽视。常常在发生骨折以后才引起注意,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风险大、费用高。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已越来越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加强人们预防骨质疏松的意识已刻不容缓。
现在的人普遍缺乏运动,上下班以车代步,以电梯代替楼梯,以电话联络代替登门造访,而一到办公室又终日坐在电脑前面无暇户外运动,同时在密不透风的办公大楼里缺乏日光照射,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骨骼健康成长最强健的时期在20-30岁之间,在这段时间里,骨骼达到最高骨量、最好质量。超过40岁,骨质的流失速度就超过形成速度,骨量下降,骨质变脆。因此,年轻时就应该加强运动,可以使骨量尽可能达到最高峰,这样将来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会大大降低。
任何人都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严重的还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现代人运动少,室内活动多,不见太阳,喝碳酸饮料浓茶咖啡,这些都能导致骨质疏松。
平时在饮食上一定要多摄入含有丰富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要养成少开车多走路,多晒太阳进行户外运动的良好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定期去医院查查骨质。
骨折了才知道自己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重在预防!预防的作用绝对大于治疗。到我们这儿来看病的,大部分都是严重的骨质疏松症,有的是骨折了才来就诊,那就只有上骨科了。”
老人来就诊,即使没骨折,用老百姓话说:“碰一下也能骨折”,那就晚了。我们曾经有个病人,老人65岁,在家里也没摔倒,也没被碰撞,拎了袋大米就腰痛得直不起身来了,到医院拍片才知道是腰椎骨折。拎袋米也能造成骨折,这或许让人听起来比较离奇。其实,拎米仅仅是骨折的诱因,最根本原因是他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预防,骨质疏松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特殊的表现,有的人甚至一直不会有感觉,它的发展也比较慢,没有人在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中,至少50%的人都有骨质疏松,女性甚至得达到60%、70%。要是不提前预防,骨质疏松早晚酿大祸,多少老人因为摔了一跤,就再也起不来了。
酸奶比牛奶补钙效果更好
一提到骨质疏松,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补钙。这个钙该怎么补?补了钙就不会得骨质疏松了吗?
补钙肯定是预防骨质疏松最好的办法,大部分人可以通过食物来摄入适量的钙质,年龄偏大或是有慢性疾病的人需要补充钙剂。我自己也在吃,已经吃几年了,碳酸钙易被人体吸收,价格也比较便宜。
我想说的最重要一点是,除了大家知道要补钙,还要补维生素D。维生素D在防治骨质疏松中必不可少。没有维生素D,人体不能吸收和利用钙,但过量的维生素D对人体也是有害的,所以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质丢失得特别快,使骨骼开始变脆。这个时期,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服用一些雌激素。
碳酸饮料咖啡浓茶都致骨质疏松
年轻白领女性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用喝咖啡、喝浓茶甚至抽烟的方式来提神,而“三高”大龄女性还常常因为感情生活不如意,养成嗜烟、嗜酒的坏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都会影响肠道对维生素D和钙剂的吸收。烟草中的成分还会使雌激素减少,容易造成女性早绝经。
还有一种就是常喝可乐也会降低女性骨密度。喝得越多,越容易患骨质疏松。可乐中含有磷酸,不仅会降低人体对钙的吸收,还会加快钙的流失。女人一生中要经历月经、生育、哺乳等,在骨质疏松患病的几率上,要远大于男性。
保持适当的体重很重要
又瘦又小的人比较容易得骨质疏松。现在很多女性朋友都减肥,其实人体有适当的脂肪,雌激素也会相对较多,从而增加肠钙的吸收,促进骨的形成,防止骨质疏松。不少都市现代女性过度追求苗条,在减去脂肪的同时也减掉了骨量,年纪轻轻就被发现有骨质疏松的症状。因此,女性保持适当体重其实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脂肪层和肌肉薄弱,肯定会比别人在扭伤、摔倒、挤压时,更易骨折。另外,体形瘦小的人脂肪组织和肌肉较薄,也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晒太阳是很好的预防措施,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有条件锻炼的,可以散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游泳。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延长锻炼时间。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
(来源: 沈阳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