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区科协工作,在每年的区三级干部会议上,区科协连续多年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曾多次受到省、市科协的表彰,在创建全国首批“科普示范区”中,荣获全国103家首批“科普示范区”称号。
江夏区各级组织对区科协近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江夏区科普工作面临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科协班子成员一致认为江夏科普工作要发展,必须要有新的工作思路,新的工作举措,才能使工作迈出新的步伐。班子成员在研究中确立了目标,选准了突破口,形成了共识,决定在全区街、镇、乡(场)建立科普工作考核机制,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科普再上新的台阶。区科协主要领导人协同科技局一道,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支持,在全市13个区中率先把科普工作纳入了区政府一级目标管理。通过几年的目标“绩效管理”,街、镇、乡(场)农村科普达到了工作有计划、办公有地点、培训有教室、宣传有专栏,科普工作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近三年全区科普培训农村劳力达到了10万余人(次),基本实现了农村主要劳动力普遍受训一次的目标。农村农民的科技素质得以提高,人平收入年以8.7%的速度上升。
目前,全区科普工作彰显活力,呈现出拥有“三个一” 的良好态势。
1、拥有一支有素质的科普队伍。全区13个街、镇、乡(场)建立健全了科协组织,并配备有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334个行政村,村村建立健全了科普小组,区、乡、村三级科普网络在全区形成,科普工作达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并建立了科普档案。
2、拥有一群较典型的科技示范户。全区每年对培养的科技示范户择优进行表彰100户,通过几年的培养递增,科技示范户队伍不断壮大,而且典型示范十分明显。法泗镇大路村养猪科技示范户胡贤河,懂经营,善管理,会技术,牵头组织发展为“协会十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动了一方百性致富,拉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目前他的养猪业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管理,猪栏定位,喂养管理由电视监控。
3、拥有一批特色的科普示范基地。全区结合生产实际在不同的区域建立了不同的科普示范基地。如舒安建立了“藠头”生产;金口建立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流芳建立了“螃蟹”养殖;纸坊建立了“红菜苔”生产;郑店建立了“西甜瓜”;乌龙泉建立了“蜜本南瓜”;法泗建立了“优质米”等农业生产科普示范基地,全区农副产品各具特色,有166个农副产品品牌得到认证,其中,绿色产品126个,无公害产品14个,有机食品26个。
(来源:江夏区科协供稿)
江夏区科协以“绩效管理”为抓手 全面推进农村科普工作的新发展
发布日期:2007/7/27 0:00:00 来源: 作者: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