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青少年寒假文化生活,1月30日,团区委组织“寒假学堂”的40名少先队员走进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开展“红领巾成长营”寒假托管实践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学习生物和地球科学科普知识,激发他们探索科学、追求真知的好奇心。
进入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矿物岩石展厅,讲解员为少先队员们介绍了常见的宝石矿物如水晶、电气石、天然硫等。大家欣赏了43亿年前各色古老岩石,了解地质演化周期。精美绝伦的宝玉石、五光十色的矿物更是引起孩子们阵阵惊叹。在地球奥秘展厅,队员们用手触摸了磁悬浮地球仪,亲身体验人造地震平台所带来的大地的颤动,学习了地球板块运动知识,大家还观看了《感知地球脉动》的纪录片。
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讲解员为少先队员介绍了迎面而来的15.7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这块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是逸夫博物馆的一大“镇馆之宝”。“队员猜猜海百合是动物还是植物呢?”在老师和导游的引导下,队员们踏上了智慧之路,开启了科学之旅。随后,讲解员介绍了地质年代表,展示了马门溪龙、黄果树安顺龙、梁氏关岭鱼龙等化石,介绍了生物大灭绝事件。“哇,这是真的恐龙化石吗?”栩栩如生的恐龙化石吸引孩子们驻足讨论。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大家一边学习科学知识,一边身临其境地感受,一边聆听生动有趣的地球变迁背后的秘密,完全沉浸在老师描述的地球长河和远古生物世界里!
研学结束后,青少年还进入地质大学校园,参观院士长廊,了解从地质大学走出来的科学家们在专业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定起科学报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