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从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武汉市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武汉印发《武汉市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提出“一高五新”的目标定位。
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余功豹介绍,1个总体目标定位是加快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5个具体目标定位是:“一带一路”内陆地区新节点、长江经济带高水平开放新门户、国际创新开放合作新引擎、全球现代产业发展新重镇、全国制度型开放新样本。围绕“五个新”的定位,《实施方案》提出了18项工作措施,包括53条具体任务。
在着力打造“国际创新开放合作新引擎”方面,主要内容是加强创新策源、技术转移转化、知识产权保护、集聚国际化人才,增强开放的内生动力,解决靠什么优势走出去、引进来的问题。
例如,在创新策源方面,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争创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在汉高校布局新兴学科和前沿交叉学科,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和跨学科协同创新。探索创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动体制机制,打造国际科创合作高地。
在技术转移转化方面,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搭建全球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造全国枢纽型技术交易市场。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中国(武汉)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标准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武汉分中心。
在人才方面,构建海外招才引智网络服务体系,打造一批国际人才产业园,支持海外人才在汉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