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学生活

“三九”为什么最冷

发布日期:2010/1/9 19:51:32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1月9日,是2010年“三九”的第一天,民间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连续多日的低温天气也让不少市民感到了天寒地冻的滋味。那么,“三九”为什么会最冷呢?天文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
    作为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 
    1月5日为传统节气小寒,“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其实,从历史气象记录来看,小寒却比大寒冷,是全年中最冷的节气,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
    那么“三九天”为何最冷呢?天文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在冬至时,地表得到太阳光、热最少,但还有土壤深层的热量补充,所以还不是全年最冷的时候。等到冬至过后,也就是到“三九”前后,土壤深层的热量也消耗殆尽,尽管得到太阳光、热稍有增加,仍入不敷出,于是便出现全年的最低温度。同时,每年1月也是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最为频繁的阶段,两方面原因导致“三九”天气最寒冷。
    值此时节,天文专家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同时建议公众注意防寒保暖防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 
                              (来源:新华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