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学生活

生气后几件事伤身 几种食物顺气

发布日期:2010/2/5 10:37:49      来源:      作者:admin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生气的事。生气后,会感到身体不舒服,胸闷腹胀,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做噩梦。还会气郁化火,气郁生痰,引起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大出血等多种疾病。所以,尽量“不生气”是养生的第一要务,但是如果真的生了气,也要注意气过之后的养生:有些事不要刚气完就做,试着调节情绪自己消气,吃点“顺气食物”让身体好过一些…
    生气后的禁忌一:不要哺乳
    生气后哺乳不利婴儿健康 严重者会导致婴儿突发性抽搐或死亡
    母乳喂养,是当前极力推广的抚养方法,作为母亲都知道保持高质量的饮食、注意生活调节及保证充足的睡眠。但有的年轻母亲忽略了哺乳时的精神状况,常常一面吵架一面给婴儿哺乳,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分泌毒素,这时乳儿吸入乳汁易中毒。
    美国科学家为了证实人体在生气时分泌毒素,做了一个这样的试验:在分别盛有正好0℃冰水的混合容器里,经玻璃管注入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人呼出的气体,然后观察这些冰水与气体混合后的变化,结果发现:心平气和的人呼出的气冷凝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无杂质无颜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这个科学家把人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
    他为此分析道: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成分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不少人“气死”,实际上是本身中毒而死。所以他告诫人们,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给孩子喂奶,那样会使孩子中毒,轻则长疮,重则生病。
    美国一家大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021名发育迟缓的1~3岁小儿进行家庭情况分析,发现621名患儿在哺乳期父母争吵闹离婚,尽管有一部分夫妻最后和好,但因哺乳期母亲精神不好,经常生气,身体经常分泌出对人体不利的毒素,并通过乳汁使婴儿吸入,使婴儿各个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毒害,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患各种疾病,神经等各个系统遭到不同的牵累而发育迟缓。
    要特别注意母亲经常生气无疑是对宝宝的一大杀手,因为中西医均发现母亲在生气后的乳汁中会产生可致婴儿生病严重时会导致婴儿死亡的可怕毒素。此刻万万不可马上哺乳,最少要过半天或一天,还要挤出一部分乳汁,再用干净的布擦干乳头后再哺乳。
   生气后的禁忌二:不要吃药
    心情的好坏也会干扰药效发挥,特别是刚生完气时吃药,药效会大大降低。
    生气、烦躁、郁闷等不良情绪会影响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减弱人体抗病能力,影响药效发挥,延长治疗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心情好时,即使服用很小剂量的药物,也会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可刺激大脑产生内源性脑啡呔,发挥止痛作用。
    因此,吃药时保持乐观的情绪,可激活潜在的免疫功能,促使免疫细胞功能增强,使药物取得更好的疗效,加快疾病康复。
    生气后宜吃哪些食物?
    莲藕:莲藕全身都是宝,是菜中上品。鲜藕及莲子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丰富的钙、磷、铁、淀粉及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生藕具有消瘀凉血、清热止渴、开胃的作用,熟藕则擅于通气,健脾和胃,养心安神,亦属顺气佳品。以水煮或稀饭煮藕疗效最好。
    萝卜:萝卜味辛甘,性寒,入肺、胃经。有消积滞、清热、化痰、理气、宽中、解毒之功效,长于顺气健胃。对气郁上火生痰者有清热消痰作用。以青萝卜疗效最佳,红皮白心者次之,胡萝卜无效。萝卜最好生吃,如胃有病可做成萝卜汤。
    山楂:山楂自古以来就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的良药。目前,已有50多种中药配方以山楂为原料。如常用的开胃健脾药山楂丸、焦三仙等。山楂擅长顺气止痛、化食消积,适宜气裹食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对于生气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律不齐也有一定疗效。生吃、熟吃、泡水,各种食用方法皆有疗效。
    玫瑰花:玫瑰花味辛、甘、微苦,性微温。有理气解郁、化湿和中、活血散瘀之功。沏茶时放几瓣玫瑰花有顺气功效,没有喝茶习惯者可以单独泡玫瑰花代茶饮,或者将香气扑鼻的玫瑰花插在居室的花瓶里,呼吸进花香也能顺气宁神。
    茴香:茴香果实作药用,名小茴香。茴香的嫩叶可食用,子和叶都有顺气作用。用茴香的叶作菜馅或炒菜都可顺气健胃止痛,对生气造成的胸腹胀满、疼痛有较好疗效。
    为何有些生气的人更健壮?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常生气的人,身体都很健壮,其中不乏享有高寿者,而一些很少生气的人,却疾病缠身。 原因何在?
    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它的强弱,而且,更为重要的在于它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如何看待人生得失的态度。一点不生气是不可能的。可以说,每个人每一天都会遇到不遂心 的事儿,生气难免,只不过有些人生气时情绪波动不显著或过程十分短暂,别人不易察觉罢了。生气和消气是人类情绪正常的代 谢,每个人都是通过不断地生气和不断地消气来维持心理平衡的。有涵养的人,不是不生气,而是会自我排遣,迅速消气。前面 提及的那些常生气又不伤身的人,就正是会消气的人。如果不会消气,气不能及时地发散出去或消散得过慢,将气憋在心里生闷 气,对健康势必造成损害。有鉴于此,心理学家首先告诫人们少生气,同时劝导大家要学会消气,要学会掌握这种自我心理调节的本领。
    我们应该如何消气呢?
    一、生气时,先问问自己“此气该不该生?“有人专门对生气作过研究,结论令人吃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以下不妨略举数端:
    1、他人无意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了你。如在马路上 被撞,公共汽车上挨踩,饭店用餐时服务员失手弄脏了你的衣服等等……这些都属于不该生的气。
    2、非正常人或非正常情况的某些事。如人在患病或心理不健 全时,或酒后,或极度愤怒时,言行容易反常,常会“出言不逊 “损害他人自尊心或做了危害他人的事。
    3、微不足道,鸡毛蒜皮般的琐事。如买水果少了几两,爱人 烧糊了饭,孩子失手打坏了东西等等,这类事情都不值得生气。如为这些小事生气,你应该平心静气承认自己的缺点:肚量太小 。
    4、流言、传言、小道消息,不必去听它,听到了也不可轻信,更不该因之而生气。对传言首先要冷静对待和思考一下,向你传播小道消息的人出于何种动机?他与被告发者何种关系?可靠性有多大?再说,皇帝还有人背后骂三声呢,即使背地被人议论几句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为它生气,纯属“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是很傻的,为智者所不为。
    上述种种都是不该生的气。如果每个人在生气开始时就按以上分类认真地思索一下,一定会发现,绝大多数是不该生的气,这样,气自然会很快消除。
    二、消气要越快越好,不要超过3分钟。有人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生气不超过3分钟。消气越早越快越好。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因为人在生气时,气往上升,心胸变得狭隘,好钻牛角尖儿。 这是消气的主要障碍。为克服这一障碍,可积极主动采取下列方法。
    1、立即离开生气的现场和激惹你生气的人,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看书或做别的事。此谓“躲避法”。
    2、找知心朋友或其他自己信赖的人,向他(她)诉述自己内心的不平,求得他(她)的安慰、疏导与调节,这就会加速消气的进程。此谓“宣泄法”。
    3、到室外散步,到附近的公园遛遛,或打开录音机,听几首自己喜爱的歌曲或音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心里的气自然会渐渐的消除。此为“转移法”。
   4、干脆立即从事自己心爱的技艺,唱一阵卡拉OK,挥洒一幅书画,拉一曲琴……。此谓“升华法”。
    三、消气只是使自己内心平复,注意不能损害他人,不要迁怒。生活中可以看到有些人在工作单位受了委屈,回到家里便打孩子,骂老婆,或者在气头上摔东西、毁家俱,这种做法叫“迁 怒”。将心中的怒气向第三者或物品上发泄,这不仅是无能的表现,也不利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升华,道德修养的提高,反而会使 自己的心境和处境每况愈下,应该绝对避免之。
    因此,消气不仅是种方法技巧,更重要的是精神修养。一般说来,一个善于体谅他人和平心静气的人都是宽容大度,涵养很深的人,所谓“宰相腹中能撑船“,这肚量是平日注意涵养的结果。因此,学会消气,首先应该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开阔心胸, 才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自己成为少生气和快消气的乐天派。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