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搬进樱花科研圃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阳春三月,在樱花初绽的园林科普公园,市园科院于3月14日携手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青山区钢都小学开展“科普助力‘双减’”——绿色低碳‘童’行”系列科普研学活动之“花漾课堂,铸梦‘楚’樱”活动。市科协副主席郑华、青山区科协主席肖娟、市园科院院长徐志文出席。领导、专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徜徉课堂探樱花前世今生,走进圃地赏“八楚争妍”胜景,共飨樱花春日盛宴。
在樱花大课堂,园科院樱花研究中心主任聂超仁博士系统讲解了樱花的物种起源、栽种历史、形态特征、观赏及应用价值,并传授樱花与其它春季花卉的分辨要诀。
五位美女专家穿上汉服化身清丽风雅的花仙子,将樱花、桃花、梨花、梅花、海棠的灵动风采一一演绎:“我的花瓣很特别,它前面有一个小口子”“我被称为花之贵妃,花中神仙”“我在寒冷的冬季开放,松和竹是我的好朋友”……
孩子们根据花仙子的提示猜测她们所代表的花名,踊跃抢答、逸兴遄飞,最后更是自发齐声吟诵起花韵诗词,童声稚稚,唤醒了血脉之中唐诗宋词的风华雅韵。
在樱花科研圃地,聂超仁将自己培育楚系樱花的科研历程和心得娓娓道来:小时候,他爬上家门口的樱桃树摘果尝鲜,工作后,他情系樱花,克服各种困难潜心研究十余年。希望大家热爱科学,坚韧不拔,像樱花一样,一年中蛰伏300余天积蓄能量,厚积薄发一朝绽放惊艳世人。
花仙子们还现场指导孩子们做起了樱花手工,浮油樱花、书画樱花、樱花书签DIY等均受到热烈欢迎。
也许在很多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还会记得这个美好的春日:阳光灿烂,落英缤纷,大家站在烂漫的樱花树下,听老师讲述动人的科研故事,美丽温柔的国风小姐姐陪着制作樱花手工,身边的小伙伴嬉戏欢闹,你在谈天我在笑……这是关于科学、人文、艺术和自然那美好又懵懂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