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前沿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让卫星“看”海更清楚

发布日期:2023/11/27 17:40:59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中国庞大的卫星家族中有一类为海洋水色观测卫星,专门观测海洋水体颜色的变化。通过水体颜色反演出海洋组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污染、灾害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海洋一号C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是我国第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目前正在进行组网观测。11月16日发射的海洋三号01星,是我国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由此,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
关键指标提升,看得更清
      从太空中看海,最大的问题就是海洋太暗,而且还受到云层、海面太阳光反射等因素的干扰。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配置了全新的探测仪器载荷——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和海岸带成像光谱仪,分辨率、在轨定标精度、信噪比等关键指标均大幅提升。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工程副总师孟令杰解释,分辨率反映了卫星对细节的观测能力,决定了卫星观测图像的清晰程度。
      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全球大洋水色水温观测空间分辨率由1100米提高至500米,海岸带环境观测空间分辨率由50米提高至20米,且具备5米空间分辨率的地物全色信息探测能力,此外还增加了100米中等分辨率的海洋生态环境要素观测能力。海岸带成像仪对杂散光的抑制能力好,观测的景物亮暗动态范围大,海洋水色、极地冰川等目标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水色水温扫描仪5秒就能“看”遍大半个中国,采用的大像元探测技术能适应不同明暗光线,无论强光还是弱光下都能拍摄高清图像。
成像谱段增加,功能更全
      海洋水色观测卫星主要探测全球海洋水色环境要素、海水光学特性、海表温度、海冰、植被、海岸带环境以及内陆大型湖泊水体。目前,海洋一号C、D卫星已经应用于我国渤海与极地海冰业务化监测、黄海东海浒苔季节性调查监测、南海红树林调查、珊瑚礁和海洋碳汇监测等。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世界首颗针对全球多种水体、采用多种探测手段的高精度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实现对全球大洋、近海、近岸及岛屿,以及港口的水色、水温等要素的大范围连续动态监测。
      成像谱段是卫星传感器能捕获到的光波范围,通过研究每个谱段,可以获得相应的独特信息。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成像谱段从16个增加至46个。“这意味着卫星能获取更加全面丰富的水色数据,此外还可以获得大气、植被、污染物等数据。”孟令杰说。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介绍,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海岸带成像仪有9个谱段,用1个全色谱段和8个多光谱谱段同时守望祖国的蓝色海疆,能够将海岸带区域的陆地和浅海目标“看”得一清二楚。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