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穿刺活检已成为肿瘤诊断的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但经常有人跟我说,癌症病人不能做穿刺,一做穿刺癌细胞就“跑”了……穿刺是否真的会导致癌细胞的扩散呢?
什么是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就是将细针插入肿块中,抽出少量组织,做细胞学检查,来作出诊断。随着穿刺技术的进步,现在可以使用特殊的穿刺针,专用的穿刺设备,在彩超、CT或磁共振的定位和引导之下,用穿刺针刺入人体的可疑病变部位,通过空芯针管取出一定量的组织,来进行病理学的检查,作出诊断的方法。
穿刺活检是否会引起肿瘤的扩散?
现在的穿刺装置外面加了一个保护装置,穿刺后可自动回缩到保护装置内,避免了穿刺针和正常组织的接触,从而保证了肿瘤细胞不会接触正常组织。
一般认为,正常人每天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癌细胞,由于人体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可以及时将这些癌细胞清除,而保证正常人不会得癌。癌细胞能否形成转移灶和扩散要取决于癌细胞本身的活力、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以及癌细胞所到之处的组织状况。研究发现,大部分癌细胞从肿瘤上脱落后不久就死亡了,仅有少许幸存者。这些幸存的癌细胞必须逃避人体的安检系统——人体免疫系统对它的“搜捕”,再遇上适合于肿瘤生存的“土壤”才可能生长。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在穿刺的过程中会带出一些肿瘤细胞,数量是极少的,远远达不到导致转移的量。因此,穿刺活检是安全的,不会造成癌细胞转移。
有专家对此进行了研究,对乳腺癌术前行针吸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病人,经过10~23年的随访确认,对其生存期没有影响,得出了不会造成癌细胞扩散的结论。
为什么有人穿刺后不久就出现了肿瘤的转移?
以前受医疗技术的限制,穿刺前无法确认是否已经发生了转移。对有转移的病人做了穿刺,当癌细胞转移的表现出来的时候,就会认为是穿刺引起的。
现在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在穿刺前往往会给病人做一个全身的评估,可以发现是否有转移的发生,这样就大大避免了穿刺后发生“转移”的情况了。
因此,医学专家的结论是穿刺活检不会引起肿瘤转移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