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旦期间,8岁的男孩小羽(化名)突然头痛、头晕,很快又开始呕吐、发烧,小便竟变成了“酱油色”。1月4日小羽被连夜转运到武汉儿童医院。经重症医学科、肾病内科多学科协作抽丝剥茧,小羽被诊断为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此疾病已被纳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
武汉儿童医院肾病内科王筱雯主任医师介绍,小羽得的是一种罕见又凶险的疾病,是全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的一种,导致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等严重后果。此病预后差,在急性发作期患者的死亡率高达25%,而度过急性期的患儿也极大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甚至死亡。
随着科技的发展,罕见病aHUS也有了“克星”, “依库珠单抗”是一种专门针对罕见病aHUS的特效药,起效迅速,早期使用可及时让病情“刹车”,《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建议临床诊断为aHUS的儿童将依库珠单抗作为一线治疗,早期使用。可这类针对罕见病的药物又被称为“孤儿药”,罕见病患病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 2022年11月批准进入我国临床使用,当时价格高达20600元/支。
2023年11月,经过国家医保谈判后,依库珠单抗的价格降至2518元/支,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医保报销后,每支依库珠单抗仅需自付约1000元。
这一好消息让小羽看到了希望。1月10日,在武汉儿童医院肾病内科,小羽作为湖北省第一个享受到“亲民价”的患儿,正式接受依库珠单抗的药物治疗。目前小羽经过三周的治疗,精神好了,食欲也好了,小脸蛋恢复红润了,各项生理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终于转危为安,于1月29日出院。
“孩子得罕见病是不幸的,但是我们却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国家!”小羽的妈妈说,按照治疗方案,小羽一次需使用2支依库珠单抗,前三周为每周一次,第二月为半个月一次,持续半年,降价前得花费近50万元,而经过国谈降价后,小羽家仅需自费2万余元,小羽家节省了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