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5月30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普基地联合青山区科学技术协会走进武汉市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科学家精神宣讲和科普实验活动。
科技志愿者以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三位伟大的科学家为例,为160余名小学生讲述了他们人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关键时刻、重要节点,以及科学家的生活工作心得、所思所想以及对后辈的情意殷殷与期许。志愿者为小学生们详细解释了黄旭华院士的研究经历,隐姓埋名三十年,家人遭难他未能照顾、父兄逝世他没有送行,困窘批斗不堕其志、委屈误解不鸣其冤,舍小家顾大家,终以其铸就的国之重器换来家人的理解和敬佩。从黄旭华院士三十年未曾归家的坚守、于敏院士为国铸剑的信念再到华罗庚院士英国求学经历,小学生们通过志愿者的讲解,从科学家的科研经历中去领会什么是科学家精神。
活动现场,志愿者先后提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从科学家的经历中有什么感悟?”等问题,引导小学生们深入思考,切身体会科学家精神,小学生们纷纷举手,分享自己的体会,“科学家是伟大的,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有现在安稳的生活。”“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好好学习,我也要当一名科学家。”本次活动,不仅让小学生们了解了中国科学家的精神风貌,也为他们树立了科学梦想的典范。
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的刘主任表示:“在十一二岁的少年儿童三观初成时,对他们进行这样一场科学家精神教育,很有必要,非常有意义。”“科学家精神学习之后,孩子们心中肯定都有科学梦了,马上安排一场内容丰富的科学实验,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对于科学的兴趣。非常感谢武汉科技大学“翱翔之翼”的科技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设计了这样一场有意义的科普活动。”活动最后,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科普基地联合青山区科协向青山区钢城第一小学捐赠了“100位科学家的中国梦”系列科普图书,希望更多小学生能从书本之中学习科学家的宝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