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硚口区科协开展“硚”见希望青少年特色科普活动——扬帆起航,筑梦九天硚口区科协开展“硚”见希望青少年特色科普活动——扬帆起航,筑梦九天

发布日期:2024/8/19 18:32:43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为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孩子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与热爱,8月7日,硚口区科协“硚”见希望系列活动来到汉水桥街道海工社区,给孩子们带来一场名为“扬帆起航,筑梦九天”的科普讲座。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了解中国航天火箭的发展历程,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活动开始,志愿者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是如何从导弹研发起步的,并强调了导弹与火箭之间的区别。当老师介绍中国最早的导弹——东风一号时,她特意停顿了一下,让孩子们想象当时的科研人员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的。那时既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没有足够的参考资料,甚至连基本的研究条件都很欠缺。”老师的话语中带着感慨,“但是,我们的科研人员没有放弃,他们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随着讲解的深入,孩子们被航天故事深深吸引。这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导弹和火箭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小男孩举手回答说:“我知道!导弹是用来打击目标的,而火箭是用来发射卫星和飞船的!”老师点头称赞,并鼓励大家继续思考。 


      接下来,老师邀请孩子们一起制作一个关于长征系列火箭发展史的思维导图。先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分发给每个孩子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现在,请你们发挥想象力,用文字和图画来描绘长征系列火箭的故事吧!”

      孩子们围坐在长桌旁,认真地开始了创作。有的孩子在纸上画出了长征一号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场景;有的孩子则用彩色笔勾勒出长征五号的巨大轮廓,旁边配上了发射重型卫星的说明文字。老师穿梭在孩子们之间,时而指点一二,时而给予鼓励。


      接下来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环节——拼搭火箭模型。科普老师提前准备好了各种火箭模型套件,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组装。有的孩子专注地拧紧螺丝,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贴上火箭标识,还有的孩子兴奋地讨论着火箭的每一个部分的作用。

      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成功地组装完成了一个长征五号火箭模型,自豪地说:“这个火箭将来要帮我把我的小卫星送上太空!”有的孩子则仔细地给火箭涂上了鲜艳的颜色,她说:“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为宇航员。”



      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航天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家长们纷纷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够继续保持这份热情,在未来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未知领域。我们期待着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航天梦想种子,能够在不久的将来生根发芽,绽放出灿烂的光芒。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