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看到一篇题为《男子晨跑一年脂肪肝转为肝癌,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文章,晨跑可以让脂肪肝转为肝癌?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认真阅读了该文:
江西的王先生(化名)今年50多岁,一年前被查出脂肪肝后,不仅开始合理规划饮食,还增加了自己的运动量。
最近王先生在晨跑时,忽然感到腹部一阵剧痛,在当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王先生,他的脂肪肝已经恶化成为肝癌。
医生在与王先生详细沟通后,发现他的肝癌或许正与他跑后的一个习惯有关。原来,王先生自从得了脂肪肝,每顿饭都增加素菜,早餐喜欢在喝粥时配上一些凉拌木耳,为了方便取用,王先生每次都会泡上一大堆放在冰箱里,这样回来的时候直接就可以调制。
医师表示,木耳在长时间泡发后,内部会滋生出一种“米酵菌酸”的有害物质,它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引起肝炎、肝硬化,严重时还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原来,王先生得肝癌与晨跑和脂肪肝没有关系,而是与“米酵菌酸”有关,这篇文章完全是“标题党”。
那么,米酵菌酸和肝癌有什么关系呢?为此,笔者再次查阅资料:米酵菌酸是食物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后产生的毒素。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肠粉、河粉、粿条、年糕、酸汤子等湿米粉及其发酵食品,久泡的木耳、银耳等,上述食物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都有可能受到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从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具有极强的耐热性,高温可以杀灭椰毒假单胞菌,而难以破坏米酵菌酸毒素,食用米酵菌酸后主要是引起急性中毒的症状,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器官损害症状,没有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报道。
目前米酵菌酸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其致死率高达40%~60%,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预防该病只能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避免米酵菌酸中毒的发生。
由此看来,这篇文章是通过标题来博取读者的眼球。我们认为,晨跑不会引起脂肪肝的恶变;也没有见到米酵菌酸引发肝癌的报道。我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增强识别伪科普的能力,用正确的科学知识指导我们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