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刘老师桃李满天下,虽已退休多年,但教学水平高,尤其经常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的亲切作风,深受同学爱戴。然而5月的一次意外受伤却让这一切陡然生变。由于转身太急,刘老师的左手不慎撞到桌角,左腕及同侧拇指当即无法活动、剧痛难忍,紧急至附近医院被确诊为左桡骨远端骨折。
经俩月治疗,关节疼痛、肿胀有所缓解,但受伤的左腕及左拇指处仍因疼痛无法使劲,尤其做不了“点赞”手势,甚至连端碗吃饭、拿杯子喝水、扣扣子等基本动作都变得异常困难。7月下旬她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
经过细致查体,明确了病因是外伤使控制拇短展肌的末梢神经损伤,加上长期未接受相关治疗,才导致手腕、拇指疼痛,功能受限明显。
为尽快祛除病痛、全面挽救患者的左手功能,骨科康复团队为刘老师制定了消除水肿、减轻神经压迫及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并辅以超声波、磁疗、微波等物理治疗方案,同时叮嘱她每日活动佩戴辅具固定。目前经月余康复,刘老师的腕关节肿胀及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拇指外展明显改善,余掌指及指关节活动正常。预计还需接受半月余的对症康复,便能逐步恢复拇指背伸功能。
中重度的拇短展肌损伤自愈可能性较低,虽不致命,但长期的手腕、拇指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正常生活能力,还会造成关节畸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正常社交及生活品质。该科高杏副主任医师表示,桡骨远端靠近腕关节,一旦遭遇骨折损伤,极易引起关节积液并累及临近神经、肌肉等组织导致肿胀,进而造成腕及指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因此,除了治疗骨折外,及时判断是否还伴有拇短展肌损伤对于缩短患者的病痛病程很重要。
高杏指出,对疼痛耐受度尚可的人群,可配合医师完成拇短展肌的抗阻检查及握瓶征测试来排查拇短展肌是否损伤;处于急性疼痛状态或不能配合前述徒手肌力检查的患者,也可遵医嘱完善肌骨超声等影像检查,精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