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记者从第二次青藏科考普若岗日冰原大本营获悉,在普若岗日冰原海拔6100米处,中国科学家利用国产钻探设备成功钻取到一根长达324米的冰芯,打破了此前由古里雅冰帽保持的308.6米的世界纪录,成为在全球中低纬度冰川钻取的最长冰芯。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长徐柏青带领团队,在冰原顶部作业点奋战一个多月,成功钻取这一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冰芯。“冰芯是地球历史的‘时间胶囊’,通过钻取、保存冰芯,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宝贵的历史信息,了解过去的气候环境变化。”徐柏青说。
中低纬度地区的冰芯,是除南北极之外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自然档案”。徐柏青介绍,这里的最长冰芯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特征,记录了该地区长时间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信息,包括温度、降水等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历史,以及火山喷发、大气污染等环境事件,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模式、机制以及预测未来趋势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样本。
据介绍,冰川一旦融化,其封存的地球历史记录也将消失,因此钻取、保存冰芯尤为重要。
“通过测厚、取芯,可以更好地审视这个中低纬度地区最大冰原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所记录的环境变化,从而更全面了解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说。
第二次青藏科考今年8月启动“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重大标志性科考活动”,其中普若岗日冰原的冰芯钻取是此次科考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