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健康科普

当心衰来袭 找准治疗方向

发布日期:2024/11/7 15:59:34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编者按 今天,《纪教授说医》栏目300期了,可喜可贺。从1984年11月10日,我在《武汉科技报》发第一篇科普文章,与她结缘已经40载了;2018年6月18日,《纪教授说医》第一期开始,我们又开辟了一个健康科普的新园地,历时6年多,刊出300期。这里面得到了《武汉科技报》报社领导的大力支持,凝结了编辑的大量心血,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在网上筹划选题,研究文章的内容,逐字逐句地修改,力求完美。这些选题,紧跟时事,勇抓热点,力争把科普做的有趣、有味,把健康科普传递到千家万户,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我们的贡献。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心排血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导致不能将静脉回心血液充分排出心脏,血液在静脉系统淤积,而动脉系统的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功能障碍,引起下肢水肿、活动受限以及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
      实际上,心力衰竭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心脏病发展到病情严重的阶段所造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有哪些
      原发性心肌损害: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和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和心肌淀粉样变性等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心脏负荷过重:包括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左、右心室收缩期射血阻力增加等压力负荷过重;还有心脏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血管病(如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容量负荷过重。
      非心源性急性心衰:是指由于心脏以外的原因导致急性心衰的一种疾病状态,如肺部感染、肺栓塞、严重贫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心力衰竭有哪些临床表现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分为左心衰和右心衰:
      左心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咳嗽、咳痰、咯血;乏力、疲倦、运动耐量减低、头晕、心慌等。
      右心衰主要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及肝脏淤血引起的症状,还可以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如果同时具有左、右心衰的表现,就称为全心衰。
心力衰竭的治疗
      要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通过控制原发疾病,而控制心力衰竭。
      一般治疗,要休息,限制体力活动,避免精神刺激;控制钠盐的摄入,减少水钠潴留;通过吸氧来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是药物治疗:可根据情况选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扩张剂等治疗。
      非药物治疗:可根据病情选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移植等。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