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入睡困难,好不容易睡着还易醒、早醒?是否晚上睡不着,白天无精打采、烦躁、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又或者睡觉时出现打鼾不止、呼吸暂停、睡不解乏等情况?
睡眠障碍已成为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等。为解决这些睡眠难题,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对外宣布,该院睡眠门诊正式开诊。据悉,该门诊是省内覆盖学科最多、技术最全的睡眠专病门诊。
“一站式”诊疗服务 多项手段齐上阵
睡眠至关重要,人一生约三分之一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睡眠问题已逐渐成为困扰许多人的健康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平均零点后入睡,平均睡眠时长为6.75小时,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不超过6小时。并且,年轻人成为熬夜主力,上班族、大学生非工作日睡眠规律有变化,59%存在失眠,其中大学生非工作日的入睡、觉醒时间会比上班族更晚,手机日使用时长偏高,熬夜严重。
2024年12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中,要求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睡眠门诊服务。该睡眠门诊的设立是协和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构筑以患者和疾病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
睡眠门诊负责人、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熊念介绍,该门诊集结了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康复医学科、中西医结合科、胃肠外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科、综合医疗科、针灸科等学科的近40名专家。通过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模式,针对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等各类睡眠疾病及共病进行全面评估,为患者制定系统性、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门诊常规开展多导睡眠图、体动记录仪等多种睡眠监测检查,睡眠认知行为治疗、物理治疗、麻醉睡眠疗法、睡眠相关呼吸疾病手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鼻腔手术、颌面部手术等),正压通气治疗、口腔矫治器、中医针灸等多种治疗。
多学科专家会诊 量身定制高效诊疗方案
“以往看病都是一对一,几个科室跑来跑去。哪会有几个专家围坐,一起给我‘量身定制’治疗方案?真是第一次这样高效看病!”
近日,26岁的晓帆(化名)来到睡眠门诊问诊。晓帆说,一年多来,他的睡眠状况很糟糕,晚上睡觉打鼾憋气,经常半夜惊醒,早上醒来昏昏沉沉,觉得一晚上像睡了个假觉,整个人提不起精神,白天工作也跟着受影响,有时人太困竟坐在工位上就睡着了。“长期‘睡不好’,我感觉记性也越来越差,还经常丢三落四,情绪不好,对周围的人和事情没有了兴趣。”晓帆说。
以为打鼾憋气是鼻子的问题,首诊晓帆找到了协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朱云博士。一系列检查后,朱云教授发现了多个影响睡眠的健康问题:患者体重192斤,BMI为30,属“肥胖”;另外,他的咽腔被堵塞,气道受压迫,阻塞了上呼吸道,影响呼吸,引起打鼾和憋气。
晓帆的睡眠问题病因复杂,为了高效诊疗,前不久协和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朱云、麻醉科主任医师伍静、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熊念、康复医学科主任吴永超、口腔科副主任医师胡丽等多学科专家一起为晓帆会诊,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先手术“开通”堵塞的呼吸道,这样“通气口”大了,夜间睡眠时的呼吸也就畅通了;另外,手术后15天的半流质饮食,也能帮助他减轻体重,提高基础代谢率,随着后期康复医学科专家的介入,体重还将继续下降;随着治疗的进行,晚上睡好了,白天精神振作,活动量增大,热量消耗也随之增大,整个人进入良性循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问题的风险都会降低。
晓帆听了专家团队治疗建议后,马上预约了住院,并计划开启“拯救睡眠”的一系列治疗。
一经推出就爆满 后续会投入更多力量
“神经内科、耳鼻喉、呼吸科是睡眠问题主要涉及的三大科室,而康复科能为患者提供物理治疗的手段,针灸等科室能中西医结合开展治疗……”采访时,聊起睡眠门诊的14个科室在诊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熊念教授如数家珍,自信亮出医院应对失眠的各项法宝,以在会诊后对患者对症下药。
那么如何挂号呢?记者在武汉协和医院微信小程序发现,患者可通过官方挂号平台“按科室挂号”下的“专病专区”—“睡眠障碍疾病”—“睡眠门诊”,或“按疾病挂号”下的“睡眠障碍疾病”—“睡眠门诊”进行挂号问诊。
“春节期间,我们除了初一到初三休息,其他时间都正常开诊。”熊念教授告诉记者,该门诊运行一个多星期以来,几乎每天都满号,不仅说明睡眠健康越来越被重视,也说明睡眠障碍是困扰大家很久的问题,亟待专业的团队去解决。未来,医院将有更多科室加入睡眠门诊的团队中,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
记者:郑莉莉 张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