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工程开工仪式在原武汉客运港启动。
中国科技馆副馆长辛兵,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赵梓森,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袁志明,武汉大学副校长黄泰岩,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晋;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阮成发,市长唐良智,市委副书记胡曙光,市人大副主任肖常谷,市政协副主席杨付华,省科协副主席田玉科,市政府秘书长龙正才,市政府副秘书长唐惠虎,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武汉城投集团总经理金国发,武汉港务集团董事长何跃明出席武汉科技馆新馆开工仪式,为项目奠基培土。开工仪式由市政府秘书长龙正才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梓森代表在汉两院院士致辞。他在致辞中表示,亲眼见证科技馆新馆动工,使他们感受到武汉市对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视和支持,对新馆开工建设致以衷心祝贺。武汉科技馆新馆的建设,是推进“文化强市”,向市民进行科普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和举措,对于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唐良智宣布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工程项目开工。
胡曙光致辞,他说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工程“是全市科技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喜事”。
他指出,建武汉科技馆新馆,是社会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普阵地建设, 明确提出要合理运用现有建筑的特点,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工作进度,把新馆真正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资源汇集、技术先进的全民科普教育基地。各相关部门、相关单位对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工程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设科技馆新馆,有利于提高我市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有利于增强全民创新意识,培养和造就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努力推进创新型武汉建设;有利于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和现代科技成就,增强发展信心,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他号召,要以新馆建设工程开工为契机,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抓紧抓好相关工作,使武汉科技馆新馆早日向公众开放。要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强运行管理,力争把武汉科技馆新馆办成一流展示,提供一流服务,多出科普精品。相关部门要全力支持配合,形成合力,努力将武汉科技馆新馆打造成科普大繁荣的殿堂、科普大发展的平台,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更美的精神食粮。
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卢光发介绍了武汉科技馆新馆建设情况。经过广泛发动市民参与比较推荐,武汉科技馆新馆设计选定“舟之韵”方案。该设计方案充分尊重武汉港客运大楼的城市地标地位,对其“亚洲第一船”的外形基本不作改动,同时运用新材质进行更新,科技馆新馆外观呈“条形码”标识,体现了历史感与现代韵味的有机结合。科技馆新馆面积3.8万平方米,新馆、老馆面积合计达5万平方米,跻身全国特大科技馆的行列。新馆定位为综合性科技馆,囊括了教育、休闲、娱乐等多重功能。建设内容包括科技之光、百湖之城、体验科学、探索之光、科苑探秘、产业科技、人与健康、创新前沿、儿童科技乐园等十大展区。
武汉科技馆新馆的建成不仅可以较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为集聚高水准的科普打造了新的平台,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市科普工作水平的提升和科普产业的发展,必将为武汉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