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二届全国船舶行业科协“讲、比”成果交流会在咸宁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协常委,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门委员会委员许振超、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副主任刘莉、省科协巡视员林仕华等出席会议,市科协副主席张太玲、企事业部负责人宋卫华应邀参加会议。
会议研讨了企业基层组织建设与发展,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科协同志交流了工作体会。
会上,许振超委员结合自身企业工作经历,谈了企业技术创新和科协工作切身体会,并对企业科协工作提出了希望。他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进人才健康成长的工作,刻不容缓。科协组织的生存取决于领导重视和支持,船舶和港口企业有很多共性,要把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落到实处,急企业所急,想科技人员所想,这是赢得重视的依据;要培育典型,固化作用,起到引领作用,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科协工作要渗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注重基础、日常直至工具等环节,发现创新点。
咨询中心副主任刘莉回顾了新时期企业科协工作历程和成效,谈到与企业科协的同志建立友谊、凝聚感情是最大的收获。近年来,企业科协工作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工作资源得以优化,企业科协工作的影响力、行业科协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升。根植于企业、发自于群众性技术革新的“讲理想、比贡献”活动,是企业科协坚持不懈的品牌活动。历经二十多年,在新时期,已彰显促进企业创新、激励人才成长、培育创新文化的时代特色。
张太玲介绍了武汉经济发展、企业创新的情况,她说,五年内武汉的经济总值要超过1万亿,其中工业产值的增长是关键,而工业产值的提升离不开企业,更离不开企业中科技人员的贡献。科协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群体,特别是在当前,企业科协基层组织建设非常重要。如何发挥科协的组织优势,需要良好的组织基础,有效的运行机制;基层组织是把政策、规划转化为实际工作的实干者,为促进科技人员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是每一个科协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会后,许振超委员、刘莉副主任视察了市科协,并就企业科协组织建设、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工作情况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