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林,男,汉族,1969年3月生,湖北罗田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2年7月在武汉科技学院获学士学位;1994年7月西安工程科技学院纺织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5月在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纺织材料专业获博士学位;1997年6月—1999年3月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3月—2000年3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4月至今在武汉科技学院工作。曾任院纺织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现任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会员、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资深会员。
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纺织材料研究。主要围绕纺织材料改性、纺织测试仪器研制及纺织品开发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近5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50余篇,其中SCI收录12篇、EI收录4篇;获申请授权专利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2项、中国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羊毛粉末与丙烯腈接枝共聚改性腈纶纤维的研究”等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的“纯天然纤维单向导汗纺织材料的研究”项目2004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被授予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2002年被评为第六届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获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004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让人们穿得更好
——记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徐卫林教授
放弃一切休闲
徐卫林1969年4月出生于湖北罗田的一个山村,作为从贫困山区走出的农家子弟,他继承了农民朴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
徐卫林曾在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姚穆院士门下攻读硕士学位,作为一名师承于名师的学者,他秉承了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攻关的工作作风。
长期以来,除了从事系务工作和教学工作之外,徐卫林放弃了一切娱乐和休闲,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纺织新材料、功能性纺织品以及新型纺织材料测试仪器设备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上。为了课题研究,他基本上就没有节假日的概念;星期六、星期天不是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就是在到企业联系试验的路上,寒暑假更是整天可以在实验室看到他的身影。别人搬家迁新居都忙于装修和购置家俱,他两次搬新家都只是作“甩手掌柜”,没有为买一根钉子操心。
为了攻克课题难关,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仔细分析,反复求证,经过历时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省、市科委的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并且与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合作,承担了国际羊毛局的重大科研项目,合作项目经费达170万澳元。
勇攀学术高峰
在纺织测试仪器方面,徐卫林先后研制了单纤维重复扭转疲劳实验仪(为国内首创)、远红外纺织材料的测试仪器及方法等。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作期间,他研制了“织物两面相对含水量的测试仪器及方法”,该仪器为国际首创并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所建立的测试仪器及测试方法已由香港理工大学实现转让,并且在与ITS公司合作生产及申请成为美国AATCC标准。
在功能纺织品的开发方面,徐卫林采用电晕放电的预处理方法结合传统的方法,开发了耐洗涤防水拒油纺织品;研究了棉织物无甲醛整理的机理,提出了有效提高棉织物整理后强度保留率的有效方法;采用微波辐照等新技术,加速丙烯酸类单体在毛织物表面的化学接枝,有效地改善了毛织物的防缩性能。
在香港理工大学工作期间,作为主研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功能性纺织品,包括吸湿快干纺织品、超吸湿纺织品以及高拒水透气纺织品。
徐卫林承担省科技厅项目“纯天然纤维单向导汗纺织材料的研究”,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列入2004年国家重点新产品。他成功完成“剑麻材料的新产品开发以及材料的改性研究”,由广西剑麻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投资,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
目前,徐卫林正在主攻“有机纳米粉体的研究及其在纺织材料研发中的应用”等一系列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湖北省科技厅等单位的大力资助。该研究方向采用特殊的手段,实现了蚕丝、苎麻、聚烯烃材料、中草药等有机高韧性材料的超细粉体在常温下的制备技术,研制成功了相应的加工设备。由于有机材料的超细粉体在国外普遍采用超低温的制备方法,徐卫林所研制的设备和制备技术是一次重大进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和超细粉体的生产成本。他的课题组将某些天然优良材料的超细粉体与合成纤维(如涤纶、丙纶等)进行共混纺丝,在提高纤维材料的回潮率、染色性能以及抗菌性能、穿着舒适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热情扶掖后学
作为一名教师,徐卫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执着的敬业精神,他深知自身的责任重大,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他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刻苦钻研,紧紧追踪纺织学科的前沿,把国内外最新动态充实到教学中,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做学生的楷模。
他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外,更多地是教他们如何做人,正面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所学专业、树立远大理想,用生动的事例鼓励学生、激励他们,使学生树立发奋学习、刻苦钻研、报效祖国的正确人生观。 徐卫林在武汉科技学院承担着“纺织实验仪器学”、“纺织专业外语”、“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纺织前沿技术讲座”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相结合,使枯燥无味的专业课变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听过他课的学生为他广博的知识、风趣的讲话、严谨的态度所折服。
作为纺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徐卫林十分重视本学科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他主动承担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通过吸纳教师参与自己科研项目的研究,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提供经费资助教师开展研究工作等方式,鼓励教师的科研热情,增进了学科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学科内形成了一支蓬勃向上的科学研究团队,为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他的带领下,纺织学科的老师都积极地参与科研,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他所指导的研究生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有的研究生毕业之前已发表多篇论文被SCI收录。在徐卫林的带领和努力下,纺织学科的研究基地被评为“湖北省纺织新材料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的运行状态良好,承担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任务。
让人们穿得更好——记武汉科技学院副院长徐卫林教授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徐卫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