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市科协九大

百万市民学科学 江城科普快车 院士专家进校园……武汉科普品牌唱响全国

发布日期:2018/9/25 12:17:35      来源:武汉科技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图1.科普日活动现场。

 


图2.继地铁一号线之后,二号线“江城科普快车”开跑。

 


图3.院士专家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图4. 科普幸福社区授牌。

 


图5.市民参观武汉科技馆新馆。


     市科协诶网讯 农田里,科技专家亲自教授农民科学种地技能,促进农民增收;学校里,院士专家进校园和科技科普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师生大呼过瘾;周末和节假日,市民或走进科技馆或参加科普讲座,提高科学素质……
     六年来,武汉市科协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实现我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为主线,以强化“百万市民学科学”品牌为抓手,凝神聚力,多措并举,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创了全市科普工作新局面,为提高我市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截至目前,我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1.8%,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比2011年的5.12%提高了6.68%,增幅达130%;把创建全国、湖北省科普示范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全市11个区通过湖北省科普示范区的检查评估,其中7个区荣获全国首批科普示范区称号。


主题丰富 新招迭出 效应明显


     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武汉市科协主题科普活动丰富多彩,品牌效应日益彰显。
     为推动全民参与科学生活与创新发展,武汉市科协每年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全国科普日”活动 ,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科普生活。活动期间,全市各级科协和科普工作者,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活动。每年举办各类科普活动500余项、科普报告会200场次、各类科普展览、咨询活动近200场,展出各种科普挂图近10万张、 展板3000余块,发放科普图书、资料20余万份,参与公众数年逾100万人次。
     以服务社区居民为根本,以满足社区居民科普需求为目标,把社区科普大学创建作为社区科普工作的龙头和抓手,不断优化配置社区科普资源,推进社区科普方式创新,积极探索社区科普大学建设新路。2015年,武汉市科协启动社区科普大学建设工作。采取“市总校+区分校+示范点”的模式在全市铺开,在13个区设分校及教学点。几年来共命名了75个市级教学示范点。解决了居民群众随手学知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孩子们心中撒下科学的“种子”,用科学的力量帮助他们筑梦未来。市科协、市教育局、中科院联合深入持久地开展院士专家进校园活动。六年来,武汉科学家科普团近百名院士专家走进近1000所(次)学校,50余万人次青少年学生面对面和院士专家沟通交流。
     为了激发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武汉市青少年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普创作能力。武汉市科协每年联合市教育局等单位举办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武汉选拔赛、市青少年航模海模、车模建模、科技小制作等11项科技竞赛, 吸引数十万名学生参与;依托武汉科技报优势引入武汉科普APP,已成功开展了五届“百万市民学科学——我的科学梦”青少年科普征文活动、主题科普知识竞答活动,吸引了20余万人次参加;连年举办青少年科普国际夏令营活动,数百名科普科技竞赛获奖学生赴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科技发达国家开展学习交流。


科普阵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如今的武汉,是全民科普的舞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增至78个。在主题科普活动期间,洪山地区科普展教联盟等全市30余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推出优惠、免费措施,面向市民开放,取得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历时五年建设,武汉科技馆新馆于2015年12月28日开馆,新、老馆总建筑面积逾4.5万平方米,成为集多功能、综合性、智能化于一体的特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场所。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市科普主阵地,武汉科技馆坚持常年免费对外开放,大力抓好常设展览,办好临时展览,积极开展科普剧和科学实验表演、科普大篷车巡展、馆校结合教育实践、科普报告会、科普夏(冬)令营等科普教育活动。联合英国、法国和瑞士等国家科博场馆,打造国际科普交流与合作平台。六年来,共接待观众超400万人次,单位面积观众接待量在全国同行名列前茅。着力拓展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增至77处,遍布全市各地。


科普示范项目建设取得成效


     以“百万市民学科学”为品牌,科普助推项目稳步实施。六年来,联合市财政投入3900万元组织实施武汉市科普助推行动计划,打造形成集都市农业、幸福社区、示范企业、特色学校于一体的科普示范体系。六年来,共评选出科普示范社区394个、示范基地(单位)199个、示范企业26个、特色学校14所、带头人62位。
      “基层服务行动”支持力度加大。每年积极组织申报参与国家、省“基层服务行动计划”,成功推荐32个单位获评中国科协“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奖补单位,98家单位获评省科普示范社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普示范企业。六年来共为基层争取到上级专项资金1600万元。

科普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互联网+科普”的要求,建立科普志愿者登记注册网络平台和科普基地资源数据平台;“江城科普”微信公众号集科普信息传播、用户趣味互动、用户信息反馈平台于一体,运行良好;开通“科技大武汉”等微博、微信公众号,在科技爱好者中的关注度逐步提升,进一步扩大了科普宣传覆盖面;《武汉科技报》及《少年科普周刊》实现数字化;深入社区开展科普信息化建设,全市196个社区安装了电子信息屏,可直接链接“科普中国”,获取科普信息,这一开创性工作受到中国科协主要领导的好评;开办“科普讲堂”栏目,邀请相关专家录播科普“微课堂”,向公众推送各类科学知识、基本原理。
     2016年,由湖北省科协、武汉市科协联合共建,武汉科技报社承办的科普信息化品牌——“江城科普快车”,将科普资源引入轨道交通一号线,系中国首条科普特色专列。2018年新增的二号线,使“江城科普快车”的格局由原来“横跨汉口五个中心城区”变为“呈X型布局大江南北”,辐射力度和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创新湖北武汉地区科普信息化的大格局,接受科普教育的受众已超过600万人次。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