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病人需要终身服药,但是怎样服药和用哪些药物,这需要医生进行专业指导,不正确的服药不但可能延误病情,甚至还会出现危险。
目前常用的有五大类降压药(不包括复方制剂、单片复方制剂等药物)这五大类降压药具体有: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ACEI类药物,也就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类药物,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服用高血压药物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从简单药,单种药物开始:很多人一开始就用好药,贵药,这是不对的。高血压病人一旦确诊,很轻微的高血压可以尝试着通过改变生活来控制血压,但如果控制不好,就要通过药物控制。药物治疗应该首先使用简单的、单一的药物,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不要一开始就用大剂量的、联合用药。
不要经常换药:血压的控制是有一个过程的,有的血压控制不好不一定是药物无效,可能是自己吃的时间不对,或者剂量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如果血压控制不好,不要急着换药,更不要自己换药,而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
血压不要降得太低:血压控制的越低越好,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高血压的病人应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的范围。血压控制的太低会影响冠状动脉的供血,有可能会出危险。
高血压的治疗是终身的治疗:不要认为,血压控制了,就停药,这样会导致疾病的反复,给血压的控制带来困难。
高血压病人要定期测量血压:定期测量血压是必要的,建议有条件的高血压病人应该每天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果没有条件,也最好能2~3天测量一次,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只有科学服药,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