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新闻

力争年引进高端人才1000人次武汉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发布日期:2021/5/11 10:27:12      来源:综合播报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5月7日,武汉人才集团正式成立,吹响打造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集结号”。据介绍,武汉人才集团是经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市属国有企业。
      中国人才交流协会会长王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深圳人才集团总经理翟斌以及武汉城市圈各城市的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部分在汉部属和省属高校领导,世界500强企业、在汉央企、头部科技企业、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负责人约300人参加活动。
      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各类人才总量超过285万人,居全国第一方阵。2017年至2020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毕业生139万人。用才效果进一步显现,在《自然》杂志2020年发布的全球城市科研指数排名中,武汉位列中国第4、全球第13名。
      “力争年引进高端人才1000人次,服务知名机构1000家,人才大数据库达到1000万量级。”武汉人才集团负责人说,在招才引智、青年人才成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武汉人才集团将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武汉成为全国人才和发展高地。
延伸阅读人才如何留?构建“1553”人才工作框架体系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政策链、创新链和服务链,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在武汉人才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暨武汉人才发展推进会上,加快构建武汉“1553”人才工作框架,与成立、运行好武汉人才集团一起,成为下一阶段武汉人才工作的“重头戏”。
1项活动
      常态化开展“企业问计”——“企业问计”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通过走访调研企业,坚持问计对象、问计队伍“全覆盖”,问题建议“全收集”,了解真情况、真问题、真意见,激励全市人才工作者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5大工程
      “学子留汉工程——通过挖掘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夯实人才塔基,计划每年留下至少25万名大学毕业生,不断优化城市人口结构。
      “英才聚汉工程——主要聚焦战略科技、产业领军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楚才回汉工程——旨在深挖武汉地区高校校友和湖北籍在外人才重要资源,为企业引才育才用才提供有力支持。
      “助企引才工程——将推动“名企用才”与“名校育才”有效对接,为企业引才育才用才提供有力支持。
      “助才圆梦工程——聚焦人才发展通道建设和创新创业成果落地,大力建设“四不像”研发机构,打通“政产学研金服用”制度通道,推动人才高效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着力将武汉打造成“爱才名城”。
5项举措
      安居——为学子留汉减免房租、提供人才周转房,放宽大学毕业生购房限制等,解决人才留汉成本高问题。
      暖心——提供高端人才家属安置、子女入学、外地留汉大学毕业生未就业先落户、父母随迁等周到服务,让人才真正感到暖心。
      启航——关注创业人群,支持人才初始创业,加快推进孵化平台降成本、优服务、增实效,保障企业特别是新兴领域新兴业态的企业能够轻装出发、专心发展
      扬帆——从金融方面为人才发展提供支持。推出金融信贷、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相关支持措施,为企业松绑增力,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瓶颈制约问题。
      褒奖——既重物质奖励,也重精神奖励,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给予专项资金奖励和配套支持,大力选树表彰爱国奋斗先进人才典型
3项机制
      建立统筹机制——进一步整合各相关部门的人才计划、政策和资金,形成市区一体、协同发力的统筹运作模式。
      建立议事机制——采取“一事一议”“一月一例会”等方式,解决人才个性化需求和人才工作疑难问题。

      建立执行机制——科学设置和分解人才工作指标,加强跟踪问效、考核督办和宣传引导,推动人才工作落地落实。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