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协网讯(记者 肖凯 通讯员 高依依)“三院士”录制视频寄语武昌科普事业发展——9月17日下午,2021年武昌区“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荆楚科普大讲堂走进武昌区科技创新展示中心首场报告会在武昌科技创新展示中心举行。
“两院”院士、武汉市科协主席李德仁,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专门录制视频寄语科技工作者,希望他们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曹耀致辞表示,今年以来,武昌区科协围绕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主线,广泛开展了线上线下科普活动,在大力宣传新中国科技成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入开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受到了省市科协和相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希望辖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不忘嘱托、不负期望,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不断探索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图为与会嘉宾为网络科普知识竞答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答题先进个人颁发证书。
图为袁艳斌为“武汉市武昌区科技志愿服务队”授旗。
图为与会领导向社区代表赠送科普设备。
图为与会领导共同启动2021年武昌区科普研学活动。
图为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实地参观武昌区科技创新展示中心。
据悉,在本次科普日活动期间,武昌区将面向基层、服务发展,惠及群众,紧扣主题,组织并举办各类科普活动84场,进一步推动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助推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现场直击
沉迷网游真的会变“脑残”
雷皓教授以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为切入点,阐明过度上网产生的消极影响。雷皓告诉记者,“玩游戏不能说是绝对的坏事,运用得当可以锻炼大脑。但人类的大脑在23~25岁才会发育成熟,十几岁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大脑的正常发育可能会造成影响。十几岁的青少年大脑正处于要学习现实世界运行规则的阶段,但因为沉迷于游戏而按照虚拟世界的规则进行了塑造,这在之后的生活里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雷皓教授将“网瘾”与物质成瘾进行了对比,他表示,物质成瘾包含着毒瘾,酒瘾,烟瘾等,这些是基于物质上的依赖,物质成瘾是一种精神疾病,并伴随有大脑异常的现象。而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大脑结构。青少年网瘾伴随脑萎缩,伴随着神经纤维异常。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引发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个规定是有科学依据的,不能让青少年沉迷,也不能完全禁止。”雷皓教授表示,允许青少年在这几天玩1个小时的游戏,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还能增强他们的反应能力。如果完全禁止,青少年心里总会惦记游戏,反而适得其反。
最后雷皓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青少年要广泛参与社交活动、体育锻炼,发展兴趣爱好,亲近大自然,对未来和梦想的期望。也再次强调了网瘾的危害是巨大的,警示着青少年善用互联网,远离网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