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和乡村振兴科普工作室科普大讲堂
市科协网讯(记者 张宇驰 摄影 刘炼 通讯员 张凯 张琼)1月20日下午,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和乡村振兴科普工作室在数字湖北乡村振兴农产品展示馆开讲,活动邀请农业专家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和健康生活小窍门,宣传推介安全健康的乡村振兴农产品成果,旨在帮助大家过个健康营养中国年。
现场,武汉农业检测中心研究员王海生、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祝花等农业专家先后围绕“科学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常购菜小窍门”作科普报告。
“湖北是农产品丰富的鱼米之乡,想购买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就要观察产品包装。”王海生告诉大家,正规农产品包装物上都会标注或者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且内容准确、清晰,消费者购买时应认准带有质量标识的农产品,如需购买散装农产品,可要求市场检测或者提出看产品合格证等。
“大家都知道医生看病会望闻问切,其实大家去超市或菜市场买菜也要注意望、闻、问、切四个字。”祝花向大家传授了购菜小妙招:“望”指看蔬菜外观是否新鲜、果形是否周正、着色是否均匀;“闻”指闻蔬菜是否有农药味、霉味等;“问”指询问菜农蔬菜的采摘日期,看食物是否新鲜;“切”指亲手摸一摸蔬菜,坚实挺拔者多为好。
提问环节,线下线上的观众借此机会积极与专家互动,现场气氛浓厚。
品荆楚好味,助湖北乡村振兴,活动为了让市民在春节能安全健康地吃上荆楚特产,特意邀请来自房县、巴东、黄陂、新洲等地的专家,先后推介凸显各自地方特色地标产品。
“数字湖北已陆续与各大县市区合作设置地方特色馆,希望能集中展销特色农产品,宣传湖北人文风情,助推农产品提档升级。”数字湖北董事长章程介绍数字湖北整体情况,他表示,数字湖北将秉承数字化+产业化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领域持续发力。
随后,数字湖北优秀入驻企业代表中粮粮谷华中区特渠负责人分享中粮集团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优秀经验。
张百香在活动中向大家推介了武陵山区的绿色“新鲜品种”、可去农药残留的“新产品”蛋壳果蔬净以及数字湖北等扶贫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他表示这些都是充满科技含量的新品种、新产品、新业态,既可以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味蕾需求,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次活动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农业农村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武汉农学会、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武汉大学药学院、房县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武汉科技报、数字湖北协办。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在央视频、武汉科技报、数字湖北、一直播、目睹直播等平台同步直播,直播收看人数超300万。
王海生:绿色蔬菜价格为何比普通蔬菜贵几倍?
王海生还说一般来说食用农产品从肉眼上是很难辨别出是否安全,除非有特殊的气味、怪味,或者明显的残留有害物质,大家在细心甄别的同时,也离不开各级监管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及检测,持续为市场消费及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祝花:吃菜要“杂”要“色”
“其实常见蔬菜中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祝花说常见绿色蔬菜如菠菜、生菜等含丰富叶酸,和较多维生素C,也是钙元素的很好来源;常见黄色、红色蔬菜如胡萝卜、南瓜等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中黄色蔬菜还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D,能提高食欲、改善夜盲症;紫色蔬菜如紫茄子、紫甘蓝等富含花青素,具有强有力的抗氧化作用,能预防心脑心管疾病;常见白色蔬菜如白萝卜、莲藕等富含膳食纤维以及钾、镁等微量元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和保护心脏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