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50岁的尿毒症患者陈某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透析中心例行血液透析时,意外领到一本“血管通路护照”。这是该院肾内1科血管通路团队为守住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推出的一项新举措。
“血管通路护照”的主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王惠明教授介绍,这本“护照”是为在该院例行透析的近500名患者一对一“量身打造”的。包括了每位患者的血管通路信息、通路类型、手术相关信息,以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维护记录等。通过这本“私人血管护照”,透析患者可详细了解自己血管内瘘的日常保养和护理,以及常见并发症的识别,认识到及时就诊的重要性。
王惠明教授介绍,血管通路是指医生通过手术构建的、能反复使用的透析用血管,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导管等。虽然现代医学技术能够尽可能延长每条通路的使用时限,但透析患者自身的血管资源是“生命线”的唯一后备力量。对于透析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生命线”。
陈某前期因为血管通路维护失当,直到今年五一前发现内瘘闭塞完全无法透析,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1科就诊后,血管通路团队迅速通过超声引导下内瘘血管取栓及球囊扩张成形手术,及时开通他闭塞的内瘘,避免了再次中心静脉置管,同时恢复血液透析延续生命。
随着透析患者管理需求的日益增加,为更好地做到血管通路规范化管理,2021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成立了血管通路团队。血管通路团队的成立,一方面加强患者对慢性肾衰竭疾病及替代治疗方式的认识,也为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血管通路团队通过与基层透析中心协作,加强对患者的随访、评估和监测,为透析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血管通路维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