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健康科普

“符合科学”的不科学文章可休矣

发布日期:2023/3/15 17:40:32      来源: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吃粽子会中毒,配咸菜患高血钠?


      在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有媒体推出了一篇《紧急提醒:粽子不能这样吃!严重可引发中毒》的文章,文中提醒人们科学饮食,避免过量食用粽子给健康带来危害,这个立意是不错的。
      但在笔者的认知中,凡是出现了“紧急提醒”、“赶快转发”、“迅速传播”字样的文章,多半都是有问题的。
      吃粽子会中毒,老百姓会认为是食物中毒。其实任何变质的食物都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为什么会单独说粽子呢?
      原文作者认为吃粽子会引发酮症酸中毒,是因为酮体过多,超过了机体的代谢能力所致,是酮体积蓄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在代谢中会分解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当人体无法利用糖或者可利用的葡萄糖有限时,如糖尿病、过度节食等,身体会消耗脂肪来代替糖作为能量的来源。在脂肪燃烧的时候,会产生过多的酮体,当酮体积蓄过多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的时候,就可以引发中毒,而出现恶心、呕吐、多尿、嗜睡、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等表现。这种“中毒”是人体代谢的中毒,而不是食物中毒,因此此中毒非彼中毒,易引发误解。
      吃粽子是可能引起血糖的快速增高的,血糖增高到每升30毫摩尔时,是可能引起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的,但糖尿病病人适量吃粽子,一般不会引起这么高的血糖,因此,只要吃的适量,加上药物的控制,一般是不会发生酮症酸中毒的。
      同时,文中还提出王先生因为担心吃粽子太腻,还配了些咸菜“解腻”,最后导致血钠增高,这就更没有道理了。
      首先吃粽子时吃咸菜,在生活中这样的做法并不多见。其次,咸菜的含盐量比较高,一般在食用的时候,都会清洗或用水浸泡,这样含盐量就会大大减少。第三,吃咸菜“解腻”不会太多,如果吃一两口都会引起血钠增高,这就太匪夷所思了。吃咸菜导致血钠增高,一定是长期和大量的食用后才会出现。

      科普不仅仅要符合科学,还要符合实际情况。这种符合科学的不科学文章是起不到科普作用的。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