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杨阿姨2个多月前因脑出血在附近一家医院救治时进行了气管切开来帮助呼吸。一个多礼拜前,杨阿姨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了呼吸困难、饮水呛咳的情况,渐渐地呼吸变得困难,家人急忙将她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胡轶用支气管镜进行检查时发现杨阿姨的气管上端有反复增生的肉芽组织堵塞了气道。胡轶主任决定为杨阿姨植入硅酮支架来打通气道。
术前,胡轶主任亲自动手为她定制硅酮支架,将直筒型硅酮支架改良,在支架的上缘打孔。硅酮支架的材质更加柔软,与人体气管组织相容性更优,不易生肉芽,在上缘打孔则更能契合杨阿姨气道的情况,方便固定,防止滑脱。随后的支架植入非常顺利,杨阿姨重获新生。
记者了解到,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自2014年在华中地区首次应用硅酮支架植入技术。从那时起,胡轶主任面对重度气道狭窄患者和气道肿瘤患者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定制支架。“每一位患者的病情不同,气道情况也不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最优的治疗方法和最适合患者的支架来打通气道进行治疗。”胡轶告诉记者。无论是改良硅酮支架还是金属支架上装上放射性粒子精准“绞杀”肿瘤,经过胡轶主任的“DIY”的支架让许多重度气道狭窄患者和气道肿瘤患者重新健康呼吸,更好地提升了患者后续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