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活动动态

启蒙科学兴趣 传承钢铁精神——小学生探秘武钢文化旅游区

发布日期:2025/9/30 10:31:40      来源:武钢科协      作者: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原来我们住的高楼、坐的高铁、家里的电器……都离不开钢铁!”9月28日下午,在科普月活动热潮中,武钢科协精心组织青山区滨江未来实验小学50余名小学生走进武钢文化旅游区,一场以“发现钢铁之美”为主题的科普之旅就此展开,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解锁钢铁的“秘密”。


      活动伊始,武钢科协秘书长先在张寿荣院士展陈馆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妙趣横生的科普报告会。为贴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报告会结合视频、动画等趣味化的呈现方式,秘书长结合视频讲解了世界钢铁两百年的无尽沧桑与变迁,随着中国钢产量从无到有,到最后稳居世界第一,孩子们难掩激动,现场响起阵阵欢呼,民族自豪感在稚嫩的脸庞上清晰可见;随后又用动画片的方式演绎出铁矿石从矿山开采、运输,到送入高炉经高温冶炼,最终蜕变为坚韧钢材的完整过程;又以“发现钢铁之美”为主线,串联起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飞驰穿梭的高速列车、横跨江河的跨海大桥、助力农业丰收的大型机械,还细致展示了日常使用的剪刀、铁锅,以及极具艺术感的城市钢铁雕塑。大家看,小到一支笔的笔杆,大到万吨巨轮的船身,“钢铁就像现代社会的‘骨架’,默默支撑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优质钢铁与社会共进步”秘书长结合画面通俗讲解,将抽象的工业知识转化为鲜活场景,让孩子们在阵阵惊叹中,真切感受到“钢铁无处不在”的独特魅力。


      随后,孩子们来到武钢文化旅游区,在钢铁与绿意交织的工业画卷中,开启了“零距离”探索之旅。“这是工厂还是公园呀?”刚进入园区,一位学生的疑问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沿着绿树掩映的道路前行,昔日想象中“灰蒙蒙、雾沉沉”的钢厂图景被现实颠覆,“路在绿中、人在景中”成为常态,彩绘的厂房与高耸的高炉在蓝天映衬下相映成趣,早已实现从“钢铁厂区”到“森林钢厂”的蝶变。孩子们沿途轻抚叶片、观察鸟鸣,真切体会到“绿色低碳,钢铁报国”的深刻内涵。


      作为此次参观的核心站点,武钢一号高炉工业遗址公园让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这座入选国家工业遗产的“功勋炉”前,“61.1.1”的数字标记格外醒目——它见证了高炉从1958年9月13日投产到2019年10月14日退役,服役61年1个月零1天、累计产出5426万吨生铁的辉煌历程。参观过程中,孩子们小心翼翼地触摸着一件件钢铁实物展品,目光被一张张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老照片吸引,认真聆听工作人员讲述武钢建设时期的奋斗故事。当孩子们将手放在互动装置上,模拟出铁口瞬间“喷薄而出”的炽热光影,仿佛穿越回1958年9月13日毛主席亲临观礼的历史性时刻。在互动问答环节,“钢铁为什么坚硬?”“钢材能做哪些生活用品?”等充满童趣的问题接连抛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用浅显的语言将材料科学知识传递给孩子们。现场氛围热烈,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对工业创新的兴趣也在不知不觉中萌芽。“原来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原来工厂可以这么美!”……



      此次参观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钢铁工业的大门,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探索与传承钢铁精神的种子,为科普月活动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