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回归本性——走近卸任后的樊明武院士

发布日期:2009/3/26 15:01:39      来源:      作者:樊明武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樊明武粒子加速器专家。男,1943年7月8日生,湖北沙市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6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制造专业。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常委,湖北省科协主席。
    先后工作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英国Rutherford实验室、英国Daresbury实验室、美国Texas加速器中心、美国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美国KMSfusion公司、法国欧洲同步辐射实验室、美国Illinois大学,任一级研究工程师、客座教授、技术顾问、研究员、访问学者等。是我国电磁场数值计算开拓者之一,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研制的30MeV强流回旋加速器,成功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
    在学术机构中担任了第八、九届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第一任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中国联络办公室主任、科技部高能物理重大国际合作专家顾问组顾问、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国防863领域专家组顾问、中国核学会常委、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论电工专委会副主任、计算机应用专委会委员、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副理事长、正负粒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兰州重粒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光源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2部。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回归本性——走近卸任后的樊明武院士
 
    不久前,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300多位外国专家云集沈阳。当这些外国专家讲述中国电磁场事业的开拓者时,屏幕上打出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樊明武。
    2001年,樊明武从北京“空降”武汉,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时,对江城百姓来说还稍显陌生。但在10多年前,他的工作就已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反响。
    1994年12月6日零时,第三代回旋加速器诞生,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成果被评为1996年中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主持这项科研的就是樊明武。
    几个月前,这位中国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卸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一职。教育部对他在任审计的评价为:“不仅在任时使学校在各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学校10年到20年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为学校将来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据悉,4年中,华中科技大学总收入(不包括附属医院、产业)由8.99亿元增长到15.88亿元,资产总额由21.18亿元增长到47.9亿元。国家重点学科由8个增加到15个,博士点由92个增加到13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70项增长到189项。
 樊明武出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在国内大学中率先倡导国际化办学思路,即按照国际规范,借鉴现代大学教育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校情,依法治校,以德治校。4年中,学生在他心中占着第一的位置,学校资源配置向学生倾斜,学生的事他都关心,学生的安全、心态是他最关注的焦点。
    在他任职期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可度和信誉度进一步提高。省统计局的民意调查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在民众心目中获得高度评价。
    卸任时,樊明武当着在场的领导和老师感言:“卸任了校长职务,卸掉了权利,也卸掉了责任,感到轻松。”从专家到校长,再从校长到专家,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更是他本性的一种回归。
    这些天,刚刚参加了第八届全国激光科学技术青年交流大会的评审,樊明武又前往出席北京香山科学会议,并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届时,他将联合全国有关专家向国家提出建议,将自由电子激光作为第四代光源。自由电子激光是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受周期磁场作用的一种电磁辐射,利用已脱离原子核束缚的“自由”电子实现激光运转。
    与此同时,他非常希望推动武汉癌症治疗进入质子治疗新时代。
    当前癌症治疗有三大手段,即手术、放疗(X射线)与化疗。放疗用的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进入人体后其能量消耗呈指数衰减,当X射线穿透病人的皮肤和组织到达癌细胞时,杀死了癌细胞,但更多地损害了病人的皮肤和附近的正常组织。为了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害,常常是降低辐照剂量,这又影响到治疗效果。
    樊明武说,质子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情况。据悉,质子治疗癌症几乎可以像“量体裁衣”一样精确消灭癌细胞,有效保护正常细胞。据国外统计,质子治疗用于肺癌、前列腺癌,治愈率达70%。
    还是他任校长的2003年,在他的领导下,华中地区首家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简称PET)应用与研究开发中心在汉成立。它的建立,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同时,作为医科与理工科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型前沿学科项目,也为武汉地区的基础医学科研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一些重要的课题研究,如:脑血管瘤、神经反射弧以及针灸的作用机理等,先后在此开展。
    下一步,樊明武决心利用自己的学术专长,继续推动回旋加速器这门物理学科与医学的结合,将癌症的早期诊断推向癌症的治疗,引进质子治疗就是樊明武努力的目标。
    目前,作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途径,核电站已是一些国家的主要发电设施。目前,全世界已有1/5的电能来自核电,而我国目前还不到1%。除沿海的大亚湾和秦山等几座核电站在运行外,中部内陆地区还没有。樊明武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湖北省核电站的建设项目。
    他认为,武汉乃至湖北的发展,更需要依靠科技作为支撑,走环保的道路。建议将垃圾和污水处理后的废渣进行生物发酵,然后利用其产生的沼气发电并形成规模。他一直在做这方面的调研。樊明武介绍,这比直接焚烧垃圾发电更为环保,更能有效地保护好湖北珍贵的水资源。
    他说:“过去当校长,更多时候是在尽一种义务责任,现在做的事情则是我的兴趣和追求。”卸任后的樊明武,实现着一位科学家的真正价值。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