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大学生是高校的名片——李培根院士谈华中科技大学价值观

发布日期:2009/3/26 15:01:33      来源:      作者:李培根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李培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家。男,1948年12月27日生,湖北武汉人,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7月毕业于上海纺织学院机械系,1981年7月获华中工学院机一系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3年赴美留学,1987年1月获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后回校工作。曾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863先进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制造自动化研究会理事长,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武汉市科协副主席。
    一直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领导开发了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提出将工艺设计BOM(物料清单)转化为制造BOM,将CAPP由传统面向零件加工扩展到面向产品整个制造过程,使CAPP与产品设计、生产管理等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与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化,形成了国内具有自主版权的CAPP主导产品,经济效益显著。是全国制造业信息化门户网站e-works的倡导者之一。主持并参与起草了国家有关先进制造装备方面的发展战略和立项报告。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加工自动补偿等。
    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1997年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2001年获湖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2003年获国家6部委“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学生是高校的名片
                                                             ——李培根院士谈华中科技大学价值观
 
   一个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悄悄走进该校东五楼201教室,静静坐在预防医学专业新生中间。这位曾留学美国的博士,完整听了一节《大学英语》课。
 2005年3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这个拥有近67 000名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国内规模最大之一的高等学府,迎来了新任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制造及自动化专家李培根。从院士转变为校长,57岁的李培根认为自己面临一个极大挑战,但他乐意接受这个挑战性工作。
    李培根上任3个月,参加了3个大型学生活动。只要稍微有点空隙,他就会去学生课堂听课,藉此了解课堂教学质量。
    在这位教授出身的校长心中,他最看重的是学生。在华中科技大学很多重要场合,他都有一个非常鲜明的观点:从长远看,影响学校声誉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毕业生在社会上的总体表现,而不是经费、课题和论文。不久前,在谈及学校发展战略思路时,李培根再次重申这一价值观:“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
    走马上任校长一职后,李培根把华中科技大学定位为一所研究型、综合性和开放式大学。以其为首的领导团队,将学校新时期的基本办学理念确定为:“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
    所谓育人为本,即牢牢地把教育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努力创造为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培养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杰出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对祖国对人民有重大贡献的工程专家、医学专家、科学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以及各行各业的领导者。
    李培根说:“在相当长时间内,我的工作中心是要进一步提高质量。”其中,重要的是教学质量,尤其是本科生教学质量。据悉,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在校生约5万名左右。李培根介绍,在他任期内,华中科技大学不会继续扩招。
    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的一流大学,公式其实很简单,“一流的学生加一流的师资”。李培根说,有了一流的教师和学生,就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李培根出身工科,对高校工科教材较为了解。据其介绍,高校工科教材远滞后于当前科技的发展,如机械方面的微电子制造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已是一门非常成熟的技术,但在有关教材中却提及甚少。要提高教学质量,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李培根希望华中科技大学能培养出更多的领袖型人才。他说,像华中科技大学这类理工科背景的中国高校,以往的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动手技术”,输送给社会的,更多的是“将才”,少有“帅才”。他说,华中科技大学今后的人才培养,将充分重视学生领导力的发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学习交流和沟通技巧。
    李培根认为,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大学的名片,要给他们持续的、终身的人文关怀。
    尽管校务繁忙,李培根也不忘在学校的“白云黄鹤”BBS站上了解学生的思想言论。“昨天我在BBS上读到学生贴出的《致校长的一封信》。”他表示,学生的观点可能会有偏激的时候,但其中不乏值得学校管理者仔细思考的建议。有关部门已几次将整理网络信息的周报送给李培根看。
    学生发给李培根的电子邮件,他一般会亲自回复。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西边一篮球场地易滑,学生容易受伤。一学生将情况反映到李培根那里,他随即批示校基建处认真解决,并限期汇报处理结果。遇到学生的问题,“我一般会快速反应,下面的干部也要快速反应”。
    在就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的演讲词中,他说道:“在华中科技大学,有我人生一段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有我人生最重要的成长经历。我能够受命为校长,深感荣幸。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只会激发我迎接挑战的欲望。我有一个梦,那就是真正的一流大学梦。实现这个梦想,既不能浮躁、骄狂,也不能自卑、失望。而需要一种精神,一种风尚。这个精神就是‘人本、和谐、至善、日新’,这个风尚就是‘传承、创新、忧患、开放’。培根不才,何以奉献?赤诚,干净,我的身心,我的灵魂! ”
    他希望:“华中科技大学应该像她的喻园中的桂花一样,不羡娇艳,不慕华贵。纵使园中已硕果累累,她只是默默地绽放。然而那浮动的暗香,却长久地沁人肺腑。”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