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银色幻想曲——记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况开河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况开河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况开河,男,汉族,1962年8月生,湖北江夏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2年7月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淡水渔业专业毕业。1982—1988年先后任江夏区水产局助理工程师、江夏区大屋陈乡副乡长。1988年8月至今在武汉市水产开发管理处、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等单位工作。1989年任工程师,1997年任高级工程师,现任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副主任。
    主要从事水产养殖业生产管理、技术开发、技术推广和培训工作。多次承担市级科技攻关项目,特别是在水产甲壳类(虾、蟹)品种开发、推广工作中的项目成果填补了湖北省空白。推广叉尾鮰 、罗氏沼虾、彩红鲷、长吻鮠等名特优水产养殖新品种20多个,藕鱼套养、稻田养虾、网 箱养鳝等新技术10多项,促进了全市渔业养殖结构调整,对加快全市农(渔)业增效、农(渔)民增收步伐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淡水渔业》、《水利渔业》等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主持编写出版了《名特水产养殖技术》,参与编写出版了《农业实用技术推广手册 》。
    先后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武汉市优秀标准一等奖1项。2002年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

                                     银 色 幻 想 曲
                                   ——记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培训中心高级工程师况开河

    今天,当你走到农贸市场、超市的水产摊前,你会发现,鲤鱼、草鱼、 鲫鱼、鳜鱼、虾、蟹、甲鱼等各种水产品琳琅满目,买声、卖声相互交汇。当你走入市郊农村,你会看到水产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鱼池,水面在微风下泛起的阵阵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放出银色的光芒,增氧机喷出的水珠像一颗颗珍珠洒满池塘。奏响这部银色梦幻曲的是我市数十万计的水产从业人员,况开河就是其中的一名重要代表。
                                   

                                   工作在水产战线最基层
    1962年8月,况开河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边,生于百湖之县的他从小就在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一个梦想,自己长大后要发明一些新 的水产养殖技术,传授给渔民。1978年在我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考入了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从此踏上了自己的追梦 旅程。
    通过四年的寒窗苦读,况开河掌握了较为牢固的水产科技理论知识,并顺利取得了学士学位,在1982年参加工作后的20多年间,他一直工 作在水产战线最基层,为水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贡献青春和热血。
    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况开河自工作以来,承担部、省、市水产科技攻关课题,带领一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理头苦干、刻苦钻研,为我市 名优水产品养殖生产发展、特别是甲壳类水产养殖生产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是我市早期河蟹湖泊人工放流、罗氏沼虾虾苗繁育、成虾养殖等 项目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况开河摸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内陆地区的罗氏沼虾综合养殖技术,获1999年武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科技 进步三等奖,并在全国许多内陆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在河蟹育苗方面,他也有较大突破,1997年,在青山天宝虾苗场采用“封闭式工厂化育 苗工艺”生产河蟹大眼幼体获得成功,当年生产河蟹大眼幼体10.5公斤近300万只,对改变我市河蟹种苗来源现状、提高蟹种质量均具有较大意 义。
    现在况开河正从事“河蟹胚胎保存与孵化新工艺研究”,通过突破河蟹胚胎保存技术,将河蟹育苗由春季延至秋季,以解决当前河蟹养殖生产中早熟难题,达到提高河蟹质量(个体大)、提高生产产量、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致富领路人
    1998—2005年,况开河一直担任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项目技术负责人。共推广斑点叉尾鮰、长吻鮠、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银鱼、麦鲮、细鳞斜颌鲴等20多个水产新品种,推广网箱养黄鳝、池塘套养黄颡鱼、泥鳅、乌鳢、80:20养鱼模式等先进技术10多项,极大地提高了我市渔业科技水平,加快了我市渔业养殖结构及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渔)业增效、农(渔)民增收。据统计,推广项目为我市水产业年新增产值1000余万元,创利润400—500万元。如近几年推广的黄颡鱼池塘套养技术,现已发展到近10万亩,增创产值近千万元,利润800多万元,农户户均增收近千元。
    2004年,为实施市政府提出的武湖“一主三化”工程,况开河带领其它科技人员对武湖生态环境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提出了“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网箱养鳝、名特优水产品池塘套养”的新思路,为水产科技示范园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对农户进行现场培训。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武湖水产科技示范园养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过去养殖效益低下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变。农民得到了实惠,从内心感谢党的科技富民政策及况开河的无私指导,2005年3月,十多户农民自发订制锦旗,赠送给况开河等“科技传播者,致富领路人”。
    近几年,况开河负责武汉市水产技术培训工作。为提高市水产从业人员素质,他带领单位全体技术人员,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紧扣水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每年还协助各区办培训班100多期。较大地提高了我市水产行业素质,促进了渔业可持续发展。
                                         

                                           让科技进村入户
    为响应党中央服务“三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况开河开展了大量的科技下乡、技术咨询、生产技术指导等工作。他先后承担了“扶贫整村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水产科技小分队”等项目工作,为农村提供了大量的生产技术服务。
    特别是近两年来,武汉市政府为农民服务的一个专栏节目—《都市田野风》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开播后,市水产推广培训中心承担水产技术推 广方面的任务,他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组织单位全体技术人员,积极投稿,并多次走进电台直播室,与农民进行电波交流,解决生产疑难问 题,受到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2004年,他所在的单位被评为全市“三农”宣传先进单位。 20多年来,况开河与全市水产科技工作者一道 创造性地开展了水产科技推广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促进了行业的发展,取得了渔民的信任,赢得了组织的肯定。
    面对喜人的成绩和荣誉,况开河并没有停止脚步,朝着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梦想,继续自己的追梦旅程。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