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跋涉在超声心电图领域——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谢明星教授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谢明星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谢明星男,汉族,1964年4月生,湖北赤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86年7月湖北咸宁医学院医疗系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心内科教学与临床工作。1993年6月、1996年6月,就读于原同济医科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专业,分别获医学硕士、博士学位。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曾多次出访美国、欧洲。1996年9月至1998年10月任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主治医师。1998年10月至2003年6月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和科副主任。2003年6月至今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超声影像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心动图学会常委、湖北省超声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编委和《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
    一直从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在复杂先心病、冠心病、心肌病、胎儿心脏超声诊断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其临床技能在专业同行与患者中享有较高的声誉。对经食管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成像、冠脉血流显像等技术的成像方法与临床应用有深入研究。
    主持并参与国家863计划、卫生部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攻关研究课题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数篇已发表于SCI收录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参编《超声心动图学》、《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等著作7部。
    2004年被授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跋涉在超声心电图领域
                              ——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谢明星教

    在超声学界活跃着一批中青年专家,武汉协和医院谢明星教授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刚届不惑之年的他,已是集教授、博导、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超声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等多种荣誉于一身。在同行眼里,他是超声医学领域的奋斗者;在患者眼里,他是技术娴熟、诊断神准的知名专家;在学生眼里,他是亦师亦友、让人崇拜的榜样。
                                      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谢明星于1964年生于湖北省蒲圻县一个平凡的农家,兄妹5人,他是唯一的男孩。也许是有着农民那种天生的质朴和执着,使得这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在日后的求学和工作道路上心无旁鹜,一步一个脚印,打牢了根基。在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的艰苦环境下,他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北省咸宁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学校心内科教研室做助教。在此期间他接触到当时国内新兴的一门影像学科——超声心动图学。当他看到这种新的技术第一次直观、准确地显示了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形态功能后,不禁被深深地吸引。就是这次“触电”让他与超声心动图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更加了解这种新技术,1990年他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深造,师从国际著名超声专家、国内超声心动图学的奠基人王新房教授,从此开始了在超声心动图道路上的求索。 
    师从王老的那段经历是谢明星所津津乐道的。这段时间正是超声技术走向成熟,被临床广泛应用的黄金阶段。在王老的指导下,他参与了当时超声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工作,包括经食管超声、静态三维超声等。王老十分严格,有一次谢明星实验至凌晨三、四点钟,次日未能及时上班而遭到批评。在这种浓厚的科研风气、导师严格的要求和自身的执著努力下,谢明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业务水平,并形成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敏锐的科研触觉。
    从博士毕业在协和医院超声科工作至今,谢明星秉承一贯的工作态度和科研作风,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他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7部,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7次。因为其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对超声心动图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成为同一批里最年轻的教授以及最年轻的博士导师。
                                      以最精湛的技术奉献患者
    谢明星经常语重心长地教导科室年轻医师和学生们:不管你们的学历有多高,科研能力有多强,没有让人信服的临床业务水平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超声医师。在工作中他也始终奉行着这一点。他用高超的诊断技术一次又一次地折服了同行。面对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病例,他就是最自信的侦探,条分缕析,层层破茧,总是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准确的诊断。同事和学生们赞叹他的头脑就是最精密的计算机,仪器和探头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在他的操作下艰涩的超声诊断成为了艺术。在业内“谢明星”的签名就是报告质量的保证。
    一次,一位生怀六甲的高龄孕妇在好几个大型医院就诊被怀疑胎儿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但均不能确诊。她辗转慕名找到谢教授,想确定胎儿到底患有何种畸形,是否严重,可否继续怀孕。谢明星知道后,推迟出差行程,为她仔细做胎儿心脏扫查。最终确诊胎儿的确患有复杂的先天心脏病,包括心房异构、房室间隔缺损、永存动脉干等多种少见畸形,并建议终止妊娠。后来胎儿的尸检结果与他的超声诊断完全一致。该孕妇专程找到谢明星说:虽然中止妊娠让我很伤心,但您的诊断技术让人钦佩!
    为了加强全科临床专业水平,他建立了疑难患者档案制度、随访制度和手术患者的追踪制度等,并利用各种方法请来各相关领域的专家给大家讲座,极大地提高了科室职工的责任感和临床业务能力。为了开阔大家的视野,只要在国外或大型会议上看到好的文章和技术,他都会千方百计地收集好资料带回来供大家学习,使得超声科成员既拥有扎实的工作技能,又视野开阔,对国际最新的专业动态和发展趋势十分了解。正是谢明星教授主倡的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使武汉协和医院超声影像科的业务诊断水平在整个中南地区,乃至全国,都享有极高声誉。
由于口碑在外,很多患者都是慕名而来。为了不让他们失望,尽管身为超声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管理、科研和学术交流等任务十分繁重,但    谢明星教授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进行超声诊断工作,常常是拖着疲累的身体工作至很晚才离开。
                                      以最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
    谢明星常常鼓励科室成员不要怕困难,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多做科研,多出成绩。他身体力行,常常加班加点地进行科研工作和学术总结。站在协和医院的花园里,几乎每个晚上都可以看见他办公室的灯光亮至深夜。
    三维超声心动图是谢明星的主要研究方向。协和医院在国内三维超声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誉,从最早的静态三维到如今的实时三维,谢明星几乎全程参与并在后期主持了该课题的研究。2002年底中国第一台实时三维超声多普勒成像仪入户武汉协和医院,他带领学生日夜奋战,白天收集临床资料,夜晚就守在仪器旁边进行图像重建,经常一干就是一个通宵。不久,他和学生们的系列文章在国际和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确定了中国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国际的领先地位。国内最权威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几乎用了全本2/3的版面报道了课题组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着这种拼搏精神,他与课题组其他成员一起坚持不懈地研究,不断深化,并获得丰硕的成果。在方法学上,确立了三维超声成像的最佳技术参数和基准参考切面,使三维超声图像重建规范化。在临床应用方面,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1200余例正常人和患者进行了三维超声的临床应用检查,领域涉及心脏超声、腹部超声以及血流三维超声等,深入广泛地研究了三维成像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并提出了瓣膜病 变、间隔缺损等多种疾病的三维超声诊断新标准,提高了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这些研究结果在方法学改进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发挥了显著 的作用,并极大地推动了三维超声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此领域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对三维超声领域有 突出贡献,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
    谢明星常说的一句话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他总是以最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最精湛的技术奉献患者,最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我们相信,他将在超声心动图学科前进的道路上不断求索,为超声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