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协

科技工作者

发明家的新传奇——记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刚

发布日期:2008/12/26 14:48:49      来源:      作者:刘刚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刘刚男,汉族,1964年12月生,湖北江夏人。1984年武汉市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毕业,毕业后曾任武汉长虹电器厂设计员、设计科科长;武汉特种变压器开关厂厂长。现任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武汉市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压器分会理事,《变压器》杂志编委,新版《电力变压器手册》编委。 
    1984年以来一直从事分接开关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曾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中国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现拥有专利技术33项,并已全部实施。依靠其专利技术开发的无励磁分接开关系列产品成为国内主流变压器生产厂家的首选,产品经销10多个国家和国内30多个省市。其创办的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是武汉市知名企业。
    在行业权威期刊和研讨会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触头接触型式及表面处理方式综述》一文,在行业产品引起一场变革,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尤其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还参与起草《变压器分接开关》国家标准。
    曾获武汉市科技型企业厂长(经理)、湖北省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武汉市农村乡土拔尖人才、武汉市乡镇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称号;被评为湖北省明星青年厂长
(经理)、武汉市明星青年企业家,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

                              发明家的新传奇
                                   ——记武汉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刚

    刘刚,一个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汉子,多年痴迷于变压器无励磁分接开关,为中国变压器无励磁分接开关事业做出了拓荒性的贡献,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组曾饶有兴趣地采访了他。
    刘刚领导的企业拥有专利权50余项,其中他本人33项,其他近20项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完成的。目前,企业利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开发出30余个系列6000多种规格产品,是国内大、特变压器无励磁分接开关最主要的供应商之一,是国内同行业中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各大型变压器生产厂商的合作伙伴,也是跨国公司如东芝、ABB的供应商。世界变压器行业一流企业德国MR公司认为泰普公司是未来他们在大中型分接开关方面的竞争对手。
                                         55mm=1亿元
    1964年10月,刘刚出生在武汉市江夏区的一个贫困乡,家中兄妹五人,他是老大,刘刚上学之难是可想而知,读高中住在学校,一瓶腌菜吃上一个星期。高中毕业后他有幸考上了武汉市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与工艺专业。接到通知书那天,40出头的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刘刚把悲伤 和苦难一齐带进新学校。中专三年,他不敢有半点休养生息的念头,聚精会神地学习,20多门课程全优。
    1984年,中专毕业的刘刚到武汉一家小国营电器厂当设计员,不久就出任设计科长。在工作期间,刘刚于1989年取得了电气工程专业的大 专学历。拥有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他工作起来就更得心应手。所在工厂建厂20多年来,一直是生产仿苏的变压器开关,开关核心部位轴心 是铁制的,机械寿命一直是影响产品可靠性的主要问题之一,刘刚就琢磨着,用塑料轴去代替。刘刚指导做了个塑料轴,并进行了10万次旋转 实验,结果塑料轴丝毫无损,而原先的铁轴设计寿命为1万转,更为重要的是,改进了的开关在不缩短绝缘爬距的基础上,整个开关由130毫米 缩减了55毫米,只有75mm。
    55mm,这只是一个很小的长度,可是全国一年的变压器更新在百万台,这项成果如推广可节约钢、铜和油料折合人民币超过亿元。
    可是,就在刘刚试制成功当初,厂里的工程师却不认可他,对这项发明不置可否,让其在实验室里呆着,直到有别的厂家仿制,厂里才申 请了国家专利。这个产品就叫无励磁中性点调压开关,它也开启了刘刚创造发明的心智。然而,那家工厂却无法将其发明转变为生产力,这让 刘刚感到非常苦闷和不解。他不得已在1992年放飞自己——辞职下海,做了个技术自由人。但他坚持搞发明创造的步伐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992年至1993年间,他申请了13项个人专利。1994年,刘刚带着13项专利在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与茅店村合办企业,但因机制问题,企 业在勉强支撑13个月后,被迫停产。后又由刘刚筹措百万资金,承包企业,未曾想到企业再次亏损,累计达到30多万元。1997年,企业改为股 份制,成立武汉市泰普变压器开关有限公司,刘刚出任董事长、总经理和总工程师,泰普所有者、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心终于交汇在一 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之后,刘刚又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技创新,专利争先,无限卓越‘无励磁’”的质量方针,给企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一项发明背后的几十万次摩擦
    刘刚有一个习惯,看到产品就找缺陷,并广泛收集用户使用信息,全都装在脑子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身为公司的董事长,他每年都要 出差十几次,一摞报纸或一个塑料布与他形影不离。在火车上,他将报纸或把塑料布铺在座位底下,躺在上面睡觉,脑子里却在想着产品,灵 感一来,就侧身记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回来后再整理,然后是画图,试制,试验。
    也就是1997年,刘刚通过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亲身实践,他发现原有的变压器开关触头磨损太大,容易给变压器油造成污染,影响了 产品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每年给社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千万元。爱钻研的刘刚从材料的磨擦与磨损机理入手,对各种型号的变压器开关 触头进行了几十万次的机械寿命试验检测,发明了“触头无磨损分接开关”,使产品的寿命提高了10倍以上。
    这项发明迅速投入批量生产,一投放市场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该产品的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型专利各一项,经行业鉴定,属国 内领先水平,并于次年被农业部授予中国乡镇企业科技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刘刚决心紧紧围绕技术创新这个环节,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国内外变压器的故障统计资料加以分析,刘刚发现因开关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经常出现故障,给变压器厂家和电力用户造成了巨大的 经济损失。他断定中小型变压器开关几十年一贯制仿苏产品一直存在绝缘爬距不足的严重缺陷,便连续一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实验室、车 间,对500多台产品进行了6000多次耐压测试与统计分析,证实了他在开关事故判断方面的正确性。于是他提出将绝缘伞裙原理应用到开关中, 解决了耐压击穿问题,减少了加工工序和成本,大大提高了产品绝缘裕度及运行的可靠性。
    该产品因此被指定用于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用变压器上,很快占领市场,每年社会效益在亿元以上。这个项目相继获得四项专利权,并于1999年被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及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乡镇企业科技奖,并获得武汉市科委成果转化资金及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
                               
  三相连动“牵引”铁路电气化
    一次在坐火车的途中,刘刚看到酒泉某厂因变压器使用三台单相开关,操作不同步,致使变压器烧毁,生产一度中断的消息,心里沉甸甸的, 决心迅速攻下这个难关。不到一年时间,他相继发明了“纯滚动式触头”、“触头定位器”、“鼓形分接开关”等多项专利技术,填补了该类 产品三项国内空白,而且在操作的可靠性和节能方面优于国外产品,杜绝了误操作事故。该项目被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奖,并被铁道部定点用 于电气化铁路系统牵引变压器开关上,同时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2000年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以后的日子,刘刚坐上火车都有一种春风得意的感 觉,他为中国的发展助了一臂之力,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
    该项目科学、合理、适用、经济,组合运用多项新专利技术,简单解决了三相联动的可靠性问题,这种三相联动开关实际上是一个三相开 关,其三相同轴、同步,且采取了有效的隔离电场措施,使其占用变压器有效空间缩小,各种调压原理能满足所有变压器的要求,成本低于三 只单相开关之和,尤其是卧式安装能够实现在地面直接操作,不用爬到变压器箱顶。试想,有的变压器有两层楼那么高,是个庞然大物,刘刚 的此举,真的让维护运行人员乐开

Copyright © 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赵家条144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2213号    ICP备案号: 鄂ICP备19013409号

邮编:430010 电话:(027)65692271 传真:(027)65692036 网站编辑部:(027)8284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