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有效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市科协网讯(记者 任文 摄影 刘炼 通讯员 彭竹春)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在推动农业科普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三农”工作需求,6月11日上午,“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揭牌仪式在武汉市农科院武湖北部园区举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微生物学家邓子新,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辉,中国农学会培训处处长冀献民,湖北省农学会秘书长高广金,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光勇,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郑利,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市农业农村局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文高,市农科院副院长林处发,武汉农学会会长丁俊平及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江汉大学、市科协、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武汉农学会及黄陂区科协有关负责人和科普专家参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珍主持仪式。
陈光勇致辞表示,近年来,武汉市科协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团结动员全市73位院士参与科学普及工作。今天,成立全国首个以院士领衔命名的农业科普工作室,希望动员吸纳更多的院士专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农业科普工作,持续打造特色鲜明的农业科普队伍,创新科普组织形式,增强科普服务功能,深入有效地向大众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为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力量。
郑利致辞表示,作为武汉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武汉市农科院始终牢记农业科研的初心使命,努力在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方面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一批原创性成果逐步走向市场,如诞生世界上第一次试管藕,审定武汉水产史上第一个水产新品种。他介绍,今后将以此为新起点,进一步发挥科技人才优势,科研基地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和科技服务优势,进一步加大对科学设计工作的支持力度,积极组织全院科技工作者投身到农业科普的事业中,再接再励立新功。
邓子新院士表示,成立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旨在更充分地发挥院士专家在农业科普领域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担负起社团组织的社会责任,助力新时代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有效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他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农业科普工作室要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正确方向。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千万家;二是坚持科学发声。要紧紧围绕农民、市民、社会关心的“三农”工作热点、难点、痛点问题进行调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农业科普宣传,追求最好的社会效果;三是坚持服务宗旨。科学选题,精心答题,坚持悉心为科技工作者服务。
会上,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郑华、市农业农村局执法支队支队长王文高、市农科院副院长林处发共同签署农业科普工作室共建协议。
随后,与会嘉宾和领导为“邓子新院士农业科普工作室”揭牌,邓子新院士为农业科普工作室专家代表颁发聘书。